第751章 天工之城究竟是何等妖孽之地
目光如电,扫视堂下。
众僚属纷纷躬身,额头几乎触地,脸上混杂着敬畏、后怕与庆幸:“大人明察万里!高瞻远瞩!卑职等愚钝,昔日未能领会大人深意,实在惭愧!”
“殿下神威盖世,澄清寰宇,诛除国贼,实乃社稷之福,万民之幸!大人追随明主,实乃我恒州之福!”
“卑职等即刻上表,恭贺殿下扫清妖氛,正本清源!言辞务必恳切,以表我恒州军民赤诚拥戴之心!”
师爷早已铺好纸笔,饱蘸浓墨,手腕翻飞,一篇辞藻华丽、极尽谄媚之能事的贺表顷刻而成。
墨迹淋漓,透着迫不及待的效忠姿态。衙役捧着加盖了恒州大印的表章,飞跑出去,奔向驿站。
整个府衙洋溢着一种押对宝后的狂喜和急于表现的浮躁。
……
……
江南道,吴兴郡衙,黄昏。
郡衙后堂书房,门窗紧闭。
只点了一盏如豆的油灯,光线昏暗。
吴兴郡守周文远(与博陵崔氏有姻亲)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额角冷汗涔涔,不断用汗巾擦拭。
空气沉闷,带着陈年木器和墨锭的味道,但更浓的是恐惧的气息。
他手中那份特刊已被翻得卷边,目光死死锁定在“七宗五姓勾结叛军”的名单以及后面附录的“地方附逆官员名录(影印件)”上。
他手指颤抖地划过一个个名字,当看到一个与崔家关系密切的邻郡太守名字赫然在列时,他猛地打了个寒噤。
突然,他像被蝎子蜇了一样,手伸进袖中,摸出一封尚未拆阅的信——那是他博陵崔氏大舅哥昨日刚差心腹送来的密信!
信封上崔氏特有的云纹徽记此刻如同烙铁般烫手。
周文远(声音嘶哑,带着哭腔,对侍立一旁、同样面无人色的心腹师爷):“快……快!拿……拿烛火来!”
他几乎是抢过师爷递来的蜡烛,哆哆嗦嗦地将信笺凑近火苗。
橘黄色的火焰贪婪地舔舐着精致的信纸,瞬间吞噬了崔氏徽记和可能带来灭顶之灾的字句,化作一缕青烟和一撮随风飘散的灰烬。
“备笔墨!快备笔墨!”他喘着粗气,“本官要上贺表!给……给长安……不,给立节郡王殿下!言辞……言辞务必恳切!”
“要痛斥七宗五姓祸国殃民,要盛赞殿下力挽狂澜,要表明本官……本官虽地处偏远,但忠心可鉴日月!还有……”
他猛地想起什么,眼神惊恐地望向书房角落一个锁着的紫檀木柜,“把……把崔家去年送来的那几幅顾恺之的摹本……不,所有!所有带崔家印记的东西!找个由头……不!别找由头了!现在就……就悄悄拿出去……烧掉!烧干净!一点灰烬都不能留!”
恐惧像冰冷的毒蛇,缠绕着他的脖颈,让他几乎窒息。
切割,必须立刻、彻底地与过去切割!
……
……
秦州,黄昏。
一座富丽堂皇的侯府花厅。
紫檀木家具光可鉴人,青铜兽炉吐着袅袅青烟。
老侯爷张懋慢条斯理地品着香茗。
管家垂手侍立,低声汇报。
管家:“……市井间群情激奋,尤其对七宗五姓,骂声载道。东市崔家米行已经被愤怒的百姓砸了门板,所幸府兵赶到及时……官场震动极大,江南、山东多地已有官员上表,言辞激烈,痛斥世家,拥戴裴殿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懋(眯着眼,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紫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卢家……崔家……这次是真真地触了天怒,犯了众怒了。裴徽此子……”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手段雷霆万钧,行事却又占尽了大义名分。掀桌子掀得如此彻底,不留余地。狠,准,稳。是个枭雄之姿。”
他放下茶盏,声音沉稳而果断:“传令下去:第一,府中任何人,不得再与卢、崔、郑那几家有明面上的往来,节礼、诗会、婚丧嫁娶,一概断绝!”
“第二,库房里那几件范阳卢氏送来的古玩,还有博陵崔氏前年给老夫人贺寿的那对玉如意……找个妥当的当铺,远远地处理掉,不要经府里人的手。第三……”
他站起身,“备一份厚礼,要厚重但不张扬。老夫要亲自去拜访天工美食楼在秦州城内的大掌柜。”
精明如他,已开始冷静地切割关系,并试图向新的权力核心靠拢。
与此同时,黄州府城内,与世家过从甚密的伯爵府邸内,主人脸色惨白如纸,瘫坐在太师椅中,目光呆滞地望着庭院里堆积如山的、尚未拆封的、印有世家徽记的节礼盒子,仿佛那不是礼物,而是一口口为他准备的棺材。
管家在一旁急得团团转,却不知如何是好。绝望的气氛笼罩着整个府邸。
……
……
山之中,一座依托险峻山势修建的巨大石堡。厚重的石门紧闭,隔绝了外界。
堡内通道深邃曲折,火把的光线在冰冷的石壁上投下扭曲晃动的影子,如同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