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地下王国

  杨元嗣搞不懂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为什么自己要去指挥使司报告?

  赵纬纶解答了他的疑惑,童贯给他争取的这个指挥使属于禁军捧日军。

  虽然说禁军的指挥权和管理权实际上都在枢密院手里。

  不过捧日军属于守卫京城的亲卫军,直接受命于殿前司和指挥使司。

  这些机构的最高统帅却是太尉高俅,高俅历来跟童贯相互看着不太顺眼。

  杨元嗣觉得好笑,想必奸臣之中也有鄙视链吧。

  杨元嗣拿着自己的告身,一早就来到了指挥使司衙门。

  这衙门也在内城里面,却跟枢密院相隔很远。

  太尉高俅亲自将指挥使的腰牌给了他,勉励道:“既然入了禁军,就要一心一意为官家出力,我也看好你。”

  杨元嗣摸不着他的数路,只能应付道:“感谢太尉,为国家分忧,正是我辈武人的职责。”

  高俅满意的点了点头,又道:“汴京周围已经有了四十多万禁军,所以才让你去登州就食物,都监一军。”

  “不能因为距离京城遥远就私自懈怠,明白吗?期考要是优秀,生个都指挥使也不是难事。”

  杨元嗣这才听出来,高俅也是在拉拢自己,他连声称是。

  刚离指挥使司衙门,他就径直到了童贯府里,将事情的原委和盘托出

  童贯微微颔首,表示十分满意,给了他两千兵额的军饷和器械。

  杨元嗣告辞而出,不日将返回登州。

  现在杨元嗣的心情还是非常不错的,起码他可以名正言顺的拥有两千马军。

  虽然这些军卒表面上是属于朝廷的,不过他们听谁的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杨元嗣让赵纬纶又买了十辆大马车,刘十三拿着公文去军器监领了兵器铠甲。

  战马看来是指望不上了,不过自己那里最不缺的就是战马。

  赵金儿不知道这次为什么没有来找他,可能是庆寿公主看管的太严密了吧。

  杨元嗣虽然大胆,但是也知道不能去庆寿宫嚷嚷着要见公主。

  赵纬纶感谢了陈东的帮忙,将所有图册都装在马车之上。

  等着刘十三将器械也装车完毕,大队开始启程东归。

  杨元嗣这次将赵纬纶按在马上,强迫他骑马。

  赵纬纶好几次都要到马车上了,又让元嗣提了回来。

  虽然辛苦,骑术却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有得有失吧。

  刘十三扒拉着马车上的军器,一脸不屑的说道:“全是破铜烂铁,连渤海铁匠的百分之一都及不上。”

  杨元嗣早就看过那些武器,虽然不像刘十三说的那样夸张,不过也不是什么精良装备。

  不过这批武器他早已经想好了用处,也不在意。

  一路上还算是比较顺利,直到到了青州地界。

  卢进义的消息却实在是非常灵通,杨元嗣的队伍,还没有到青州城下,就被卢员外的队伍拦了下来。

  这次跟上次见面还有明显的不同,杨元嗣已经是货真价实的禁军指挥使了。

  卢进义一把扯住元嗣的缰绳,不由分说纳头便拜。

  杨元嗣急忙将他扶了起来,口里说道:“卢员外这是为何。”

  卢进义解释道,“现在将军是禁军军官,小人却是白身,礼应跪拜。”

  “咱们是自己家兄弟,不要如此客气。”杨元嗣握住他的手笑道。

  卢进义看到杨元嗣待人接物一同往常,心里更是佩服。

  他这次来无论如何也要将元嗣请到自己的庄园去,展示自己的实力,结交元嗣。

  杨元嗣看他如此热情,无法拒绝,只能跟他一起来到了别院。

  别院距离青州里也有个十几里路,杨元嗣远远望去,跟羊望庄倒是有几分相似。

  中间的牌匾上是“忠义庄”,杨元嗣想着忠义和聚义的区别,随他进入了庄内。

  庄子里面种了很多柳树,柳树下三五成群的好汉们在谈天说地。

  他们看向杨元嗣的眼神里充满了敬畏和热忱。

  等着在忠义堂上分宾主落座,卢进义开门见山的说道:“想必指挥使也知道小人的身份,其中经历难以诉说,今天只求给小人个机会,为将军效力!”

  杨元嗣心想,你要是早点儿诚心实意的相处,咱们早就是朋友了。

  他一直很好奇,北宋的江湖到底是什么。

  那些《水浒传》中的故事又有多少是真的呢?

  等卢进义将此时的京东东路江湖讲完,元嗣才知道自己的想法完全错了。

  江湖绿林,首先要明确是由什么人组成的。

  北宋年间,正经的良家子弟是不会想到落草为寇的。

  山上的人基本都是犯了重罪,或者被刺配到远恶的军州,实在是对未来完全失去了信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