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平步青云

  马扩满脸崇拜的说道:“我那天在琼林苑看了你的箭法,惊为天人,杨提举能不能教给我啊?”

  “胡闹!”马政怒斥道,“没大没小,退下。”

  他又转头对着元嗣说道:“估计下次见你就要称为将军了。”

  元嗣摆了摆手,说道:“令郎如果想要学箭术,随时可以来。”

  马政这次来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元嗣,他又要出使金国了。

  杨元嗣很困惑,不是刚签订盟约吗?

  要说徽宗这个人,属于没事找抽型的。

  《海上之盟》签订以后,金人厉兵秣马,准备进攻辽国中京。

  阿骨打派出使节督促宋军进攻燕云。

  有个从辽国中京回来的商人,千真万确的说看到金军被辽国击败。

  大辽皇帝也派了使节来质问大宋,为什么要背《檀渊之盟》,背信弃义跟金国勾结,攻击自己的盟友。

  徽宗竟然无法作答,加上辽国使节威胁要联合西夏进攻大宋西军。

  满朝文武也不知道金国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

  徽宗内心又开始动摇起来,觉得金人还是缺乏底蕴,万一战胜不了辽国,那大宋的祸事就来了。

  童贯等人还算清醒,立主不可动摇宋金的盟约,国无信不立。

  徽宗这才答应派马政再次出使金国,一探虚实。

  杨元嗣心中感叹,要说这徽宗的骚操作,真是一言难尽。

  要不是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他跟阿骨打的差距天差地别。

  杨元嗣说道:“现今之计,不在于跟谁联合,关键在于拿下燕云!”

  其实这个道理大宋有识之士又何尝不知。

  只是现在大宋的军力已经无法应付西夏和北辽,也属于无可奈何。

  马政这次渡海,打算带着马扩一起,让他也见一下世面。

  杨元嗣想了想,拿出纸笔给阿骨打写了一封亲笔信,托马政带走。

  等马政走后,赵纬纶说道:“我看这个燕云十六州要要糟。”

  杨元嗣当然知道要糟,不过他倒是想听一下赵纬纶的高论。

  “我揣测过官家的圣意,他是想收回燕云,但是又不想自己出力。说白了就是想占金国的便宜。”

  赵纬纶淡淡的说道:“如此大事,却当做儿戏,金国那边但凡有个你这样的人,他的计谋能够得逞吗?”

  这个马屁拍的毫无做作痕迹,很是高明。

  杨元嗣笑骂了一句,两人又讨论了一会儿赵纬纶收集的图册书籍,都暂时存在太学陈东那里。

  元嗣让他准备一辆马车,将收集到的图册全部运回登州。

  出乎元嗣意料,半下午的时候刘十三就领着韩世忠返了回来。

  杨元嗣问道:“今天胜负如何?”

  刘十三挤眉弄眼的说道:“今天没喝酒,我领着韩大哥玩儿了一点更好玩儿的。”

  韩世忠满脸通红,杨元嗣知道他们去的估计也不是什么正经地方。

  杨元嗣郑重说道:“你们以前胡闹我不管,今后几天哪里也不准去,给我待在客栈里!”

  刘十三和韩世忠看他说的郑重,也严肃的点了点头。

  晚上刚入夜的时候,童贯府里那个虞侯又来请杨元嗣。

  这次却是在童贯的书房里,只有他和杨元嗣二人。

  童贯问道:“可知道我叫你来此的深意?”

  杨元嗣没有丝毫犹豫,立即说道:“我知道,从此后恩相就是我,我就是恩相!”

  童贯素来听说这杨元嗣野性难驯,不太好掌控,现在看来实在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他以前那些行事的作风,更有可能是以前在金国辽国养成的习惯。

  这人要是用好了,就是一把锋利的刀。

  禁军在高俅的掌握之中,况且那里面也多的酒囊饭袋,跟他们的太尉一样。

  西军当是有不少好汉子,但是种家、折家、刘家等,未必瞧的上自己。

  说来好笑,枢密院是掌兵的,自己这个枢密使竟然没有自己的嫡系部队。

  燕云十六州不会自己跑回来,方腊那边也需要出兵镇压,现在正是最需要人的时候。

  杨元嗣仿佛是上天给自己派来得力助手,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合适的地点。

  这家伙身上那种爆裂勇猛的气质绝对不是大宋的土地上能培养出来的。

  关键他还能组建一支比禁军和西军更强悍的骑兵,这就是可遇不可求了。

  童贯对于人性的把握可算是炉火纯青,这杨元嗣绝对不是个池中之物。

  自己已经六旬有余,有生之年能够控制住他就够了。

  等我眼睛一闭,管他怎么样,就算是造反也关我鸟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