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对元载的敲打

贴身护卫之责(虽形同虚设),无人敢公开弹劾,只能在阴暗的角落里发酵、酝酿。

  ……

  甘露殿,帝国权力的核心。

  高高的蟠龙御座上,裴徽正披阅着堆积如山的奏章。

  殿内焚着清冽悠远的龙涎香,数盏巨大的宫灯将殿堂映照得亮如白昼,也将他年轻却已蕴涵着无上威严的身影,清晰地投射在巨大的云海腾龙屏风上,宛如一条盘踞九霄、静观风云的苍龙。

  殿外隐约传来的喧嚣——官吏的呼喊、工匠的劳作、车马的辚辚——以及严庄通过隐秘渠道递上来的、关于中枢各部筹备进展及其中暗流涌动的密报(其中详细记录了元载的名单操作、心腹密会、流程之争,王维的勉力支撑与妥协,严武的巡查布防,李白的狂态,甚至杜黄裳某些意味深长的沉默),都如同涓涓细流,清晰无误地汇入他耳中,映入他深邃如寒潭的眼眸。

  元载的野心勃勃、四处安插、拉拢打压;

  严武的刚直不阿、一丝不苟;

  杜黄裳年纪轻轻却表现出的阴鸷深沉、冷眼旁观、以及似乎也在暗中不动声色地培植着属于自己的力量;

  王维的勉力支撑、疲惫不堪、在各方夹缝中寻求那脆弱平衡的无奈;

  李白的才情横溢、狂放不羁、浑然不觉自己正身处权力漩涡的中心……

  所有人的一举一动,所有的心思盘算,在他那双仿佛能洞穿人心的眼眸中,都如同掌上观纹,无所遁形。

  裴徽放下手中那支象征生杀予夺的朱笔,端起一旁温热的参茶,缓缓呷了一口。

  温润的茶香氤氲而起,他年轻的面容在氤氲热气后显得愈发深邃莫测。

  茶香入喉,他的思绪却清明如冰,冷静如铁。

  “争吧,斗吧。” 一个冰冷的声音在他心底响起,“水至清则无鱼。

  一团和气的朝堂,才是最可怕的坟墓。

  元载……你想借机坐大,编织你的罗网?正好。

  待江南李璘、蜀地宵小、河北门阀这些心腹大患铲除,天下大定之后,朝廷正需要一只足够肥硕、足够有分量的鸡,来儆示天下那些心怀叵测的猴子!

  你做得越多,跳得越高,到时候杀起来,才越能让天下百官心服口服,噤若寒蝉!”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殿宇,落在了那个沉默阴郁的年轻身影上:“杜黄裳……倒是个宰相的苗子,心思够深,手段够硬。只是这心性……还需好生打磨一番,莫要长偏了,成了下一个元载。”

  一丝极淡、近乎冷酷的笑意掠过他的唇角。

  “……呵,一个登基大典,好大一个熔炉,好大一块试金石。谁是赤金,谁是顽铁,谁包藏祸心,谁外强中干,在这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巨大压力下,都会原形毕露。……朕只需冷眼旁观,静待时机,适时落下一子即可。”

  他的核心目标,如同北极星般恒定而清晰:顺利登基,凝聚天下人心!

  小主,

  然后,以雷霆万钧、摧枯拉朽之势,彻底碾碎江南的李璘和蜀地负隅顽抗的李玢、杨国忠、鲜于仲通之流!

  最终,彻底覆灭以七宗五姓为首、盘根错节、吸食国运的门阀世家这颗毒瘤!

  内部的这些蝇营狗苟、权力倾轧,只要不触及这个根本目标,不延误大典进程,不影响大局稳定,他都可以暂时容忍,甚至……乐于见到这种相互制衡、彼此消耗的局面。

  这,本就是帝王权术最精妙的一部分。

  然而,这不代表裴徽会放任自流。

  他需要一个明确的信号,一记精准的敲打,让那条过于活跃、试图搅浑整个池塘的鱼,清醒过来。

  大典前三日,一个阴云密布、仿佛随时要塌下来的午后。

  厚重的铅云低垂,压得人喘不过气。

  元载怀揣着那份最终定稿、被他精心炮制、夹带了无数私货的“新朝勋贵及百官初拟封赏名单”(这名单比之前典礼执事名单更关乎长远利益),以及一份厚厚详述“举荐理由”、极尽溢美之词的奏章,内心如同揣着一只躁动的兔子,混合着忐忑与一丝隐秘的、近乎狂热的期待,恭敬地走进了裴徽处理机要的御书房。

  书房内光线异常昏暗,厚重的窗帘遮蔽了本就微弱的天光,只有御案上一盏精巧的、镶嵌着夜明珠的宫灯散发着稳定而幽冷的光芒,将裴徽的身影拉得长长的。

  裴徽一身玄色常服,正背对着门口,负手而立,凝望着墙上悬挂的巨幅帝国疆域图。

  他的目光,锐利如刀,死死锁在江南水网与河北平原之上,仿佛要穿透地图,看到那些蠢蠢欲动的敌人。

  内侍如同幽灵般无声地退下,沉重的紫檀木门在元载身后缓缓合拢,发出沉闷的“咔哒”声,彻底隔绝了外面世界的所有声响。

  书房内,死寂一片,只剩下窗外隐隐传来的、压抑的闷雷滚动声,以及两人几乎微不可闻的呼吸声。

  空气仿佛凝固了,充满了山雨欲来的沉重感。

  “臣元载,叩见陛下。” 元载深深跪拜下去,额头紧紧贴在冰冷光滑的金砖地面上,姿态谦卑到了尘埃里。

  他将那份寄托了无限野心的名单和奏章,高高举过头顶,如同献上最虔诚的祭品。

  裴徽并未立刻转身。

  沉默。

&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