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让裴徽成为天下共敌?

谋的刻刀反复削砍过,颧骨高耸,深刻的法令纹如同两道无情的沟壑,从鼻翼两侧笔直地延伸至紧绷如石的下颌。

  他枯瘦如鹰爪的手指,下意识地捻动着腕上一串温润如凝脂的羊脂玉佛珠。

  玉珠相碰,发出细微却清晰无比的“嗒……嗒……”声,在这死寂的堂内,成了唯一的心跳鼓点,敲打着每个人的神经。

  作为此次关乎五姓七宗存亡的密会召集者,他强迫自己挺直那根象征着千年世家魁首尊严的脊梁,维持着山岳般的威仪。

  但眼底深处,惊涛骇浪正在无声地翻涌、撞击。

  清河崔氏!

  那冲天而起的烈焰、断壁残垣间流淌的暗红、按着族谱点名屠戮时绝望的哭嚎……这些画面如同最恶毒的梦魇,在他脑中反复上演,最终化作一柄冰冷彻骨、悬于整个卢氏头顶的利剑。

  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刀刃刮过喉骨的寒意。

  他脑中飞速盘算:幽燕大地的无数庄园、深藏坞堡的精锐私兵、遍布朝堂州郡盘根错节的门生故吏……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是致命的漏洞!

  每一个名字闪过,都像一根冰冷的针,狠狠刺入他的神经,带来一阵阵难以抑制的、带着铁锈味的窒息感。

  这位素以“卢半朝”之称、老谋深算着称的“五姓魁首”,此刻真切地品尝到了千年基业在脚下崩裂、摇摇欲坠的灭顶之灾。

  那串象征慈悲与超脱的佛珠,此刻更像是他溺水时抓住的唯一一根稻草。

  荥阳郑氏代表郑元晦坐在卢承嗣左首,矮胖的身躯如同融化的蜡像般堆在华贵繁复的蜀锦锦袍里。

  松弛的面皮绷得如同鼓面,豆大的、冰冷的汗珠源源不断地从稀疏的发际线和肥厚的鬓角渗出、滚落,汇聚成溪流,顺着他油光发亮、不住颤抖的下巴,“啪嗒…啪嗒…”地滴落在价值千金的苏绣锦袍上,洇开一片片深色的、带着绝望气息的水渍。

  他呼吸粗重得如同破旧漏气的风箱,每一次吸气都带着明显的抽噎感,眼神慌乱地闪烁着,像被猎犬逼到绝境的兔子,频频瞥向那扇紧闭的、仿佛随时会被撞开的乌木大门。

  他带来的消息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荥阳郡内已发现数股身份不明、装备精良、骑术凶悍如狼的游骑!

  他们行踪诡秘如鬼魅,下手狠辣绝不留活口,劫掠焚烧数处郑氏外围田庄……这绝非寻常流寇!

  极似那魔头“黄巢”派出的探路前锋!

  这个消息像一条毒蛇,盘踞在他心口,用冰冷的信子舔舐着他的恐惧。

  脑海中只剩下一个疯狂的念头在尖叫:逃!立刻!抛弃这累赘的田宅祖业,金银细软都不要了!

  将全族子弟化整为零,躲进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溶洞地穴!

  只要能活下去!财富与安逸早已磨平了荥阳郑氏的爪牙,面对这闻所未闻的灭顶之灾,这位养尊处优的族老,只剩下最原始、最不堪的恐惧与逃避本能。

  赵郡李氏代表,族长胞弟李崇德端坐右首,正值壮年,身形精悍如铁,坐姿笔挺如标枪。

  一张线条冷硬的方脸,如同刀劈斧凿,鹰隼般的目光锐利如刀,扫视着在场众人时,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与一股子择人而噬的野性。

  薄薄的嘴唇紧抿成一条毫无弧度的直线,透着一股子刻骨的狠戾。

  右手食指以一种稳定得近乎冷酷的节奏,轻轻敲击着坚硬冰冷的紫檀木桌面,发出沉闷而规律的“笃……笃……”声,在这压抑的空间里,如同为这场密会敲响的催命倒计时。

  相较于卢承嗣强撑的镇定和郑元晦的失魂落魄,他眼中翻滚的情绪更多是狠厉与赤裸裸的、近乎贪婪的算计。

  赵郡李氏以武传家,私兵之精锐、甲胄之精良冠绝河北,这是他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倚仗!

  恐惧?有!想到那“按族谱点名”的屠戮手段,饶是他心硬如铁,后背也不由自主地掠过一阵阵寒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氏内部……是否有叛徒?

  族谱……如何泄露?

  但此刻,这些疑虑瞬间被更强烈的念头压倒:这是李氏的机会!千载难逢!清河崔氏倒了,博陵崔氏自残苟活,卢老儿也慌了神,露出了疲态……若能在这次危机中掌握主导,甚至……取代范阳卢氏那隐隐为首的地位?!

  指挥权!他需要指挥权!需要整合其他几家的力量!赢了,李氏当兴;输了……不,不能输!必须赢!必须用那魔头的血,浇铸李氏新的权柄!

  太原王氏大管事王珪坐在卢承嗣对面,身形瘦削如竹,穿着一身毫不起眼的深灰色细麻布袍,与这堂内的奢华格格不入。

  他面无表情,眼观鼻,鼻观心,如同角落里一尊被遗忘的泥塑木雕,仿佛周遭令人窒息的恐惧、绝望的汗味、粗重的喘息都与他无关。

  唯有那双偶尔在昏黄灯光下转动的眼珠,会闪过几缕幽深难测、如同古井寒潭般的精光,才透露出这具看似枯槁的躯壳内,蕴藏着何等惊人的、冰冷的算计。

  太原王氏在长安城破前便以惊人的决断和近乎无情的效率,将核心嫡系、最重要的典籍财富秘密转移,如同壁虎断尾,舍弃了部分旁系与未及时撤离者,成功躲过了裴徽安排心腹严庄对王氏的致命清洗。

  这份远见与冷酷,曾令其他几家暗中齿冷。

  此刻密会,连一位嫡系族老都未现身,仅派他这位大管事王珪与会,其谨慎已到了极致。

  太原王氏虽元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