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商量留种

  午食吃完没多久,男人们又上工修路去。

  婶子们拿了镰刀,下地帮她将地里的玉米秆全部砍倒。

  砍下的秸秆,捆成一捆一捆,堆在地头,既可以当冬日饲料,还可以当柴火烧。

  如果用不完,来年开春一把火烧了,焚烧过的秸秆就是很好的肥料,还能减少虫害。

  温梨这边和两位嫂子收拾完厨房,便开始带着老人孩子处理起收回来的玉米棒。

  去除玉米苞叶是件简单但比较耗时的工作,最适合老人孩子。

  温梨叫了村长黄爷爷留下,一起商量给大家留种的事情,顺便教大家选种。

  挑出个大、饱满、圆润,没有任何缺损的玉米棒,留几片苞叶,一会儿编成串,架到屋檐的廊柱上。

  吃多少取多少,预留好来年的种子就行。

  那些品相一般的,剥了皮,晒干剥下玉米粒,装袋储存起来。

  按照温梨的意思,这挑出来品相饱满的,就让黄爷爷全部带走,给大家留作明年的种子。

  品相一般的,她自己留下。

  “你真打算都给出来?那这一季你岂不是白忙活?”

  黄有松摸着那硕大饱满的玉米棒爱不释手。

  温梨愿意将这么好的玉米全部送给大家做种,他哽咽得有点应不下。

  温梨却笑道:“就这么一茬粮食,种的时候大家帮了不少忙,现在收也是大家在帮着收回来。”

  “黄爷爷,我愿意的,这三年来叔叔婶婶们对我关照颇多,我都记在心里。”

  “来年如果大家也能有这样的收成,我心里也高兴。”

  “还有呀,我也是有私心的。”

  “我那五亩稻谷不是也可以收割了吗,等过两天大家忙完,我还想请叔叔婶婶们来帮忙,我一个人忙不过来的。”

  “这一季的稻谷我一样只留一半,还有一半,也给村里。”

  “明年大家如果都愿意跟着我一起种,那我从育苗、翻田、抛秧、移栽,再到施肥和管理,一步步细致地教大家。”

  “作为交换,我想让大家帮我收种五年,五年后要是还愿意帮我一把,我感激不尽。”

  “不愿意或者自家田地也忙不过来的,我也绝不会有一句怨言。”

  “您看成不?”

  黄有松和黄其三深深看着这个年岁不大,脑瓜却极其灵光的小姑娘。

  不仅佩服她的能耐,更是佩服她的远见和胸襟。

  两位老人看着她感触颇深。

  当初答应黄婆留下她,几位族老顶住压力,联名替她担保,签字画押让黄婆带她去落了黄籍。

  黄婆过世后,也尽力帮她料理黄家身后事,事后也没有将黄婆家的田地房屋收入族中。

  而是依照黄婆遗愿,将它们都交给了这丫头,由她替黄婆守着,等黄啸归家。

  两年前她不顾大家劝说,自己瞎折腾。

  大家只当她小孩子不懂,反正在村子里,真要颗粒无收,每家每户接济她一点,也是饿不死的。

  劝过她不听,嘴上虽唠叨劝告,还是心软地帮她犁地下了种,没想到竟然真被她给折腾出点东西来。

  不过产量没见得多出多少。

  今年第一茬庄稼她早早就在那里翻腾,黄大山和几个要好的也还是去帮她播种。

  没想到那一茬产量翻了一倍多,大家既吃惊又羡慕,但是都不敢轻易尝试。

  只有虎子娘俩狠下心来跟着她种,结果这一茬直接翻三倍。

  虎子娘俩靠这一季,明年粮食都不用借着过日子。

  他也是听说今日丫头在收玉米,跟过来瞧上一瞧,打算明年也豁出去试一试。

  不想这丫头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姑娘。

  “好好好,黄婆子救了一个福星,福报给我们水光村了。”

  “黄啸这小子有福气,好样的。”

  “太公代表村里记下你的恩情了。”

  黄其三激动得连连跺脚。

  “太公做主,帮你种收的年份不是五年,改成二十年。”

  “这二十年期间,村里每家每户必须出一个劳壮力来帮你耕地和下种。”

  “太公亲自请族里太阿公出来做主,想领种子的,每家每户必须签字画押。”

  “这要是真解决了咱们的粮食问题,丫头呀,你可真正就是我们水光村的活菩萨了,必须得给你立块碑才对得起你这样大的功德。”

  温梨啼笑皆非,连忙推辞。

  “太公使不得,立碑什么的就不用了,我这还想多活几年呢,立碑这种听着怪吓人。”

  “那就这么说定了,到时候收的稻谷和玉米,您几位和黄爷爷一起商量,看要怎么去储存和分配。”

  黄其三激动得掏烟的手都是发抖的,连连点头。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