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这帐篷可真好

  营州跟宁古塔一样,也是肥沃的黑土地。

  除此之外,营州还有河流、有海域,可以说既能靠山吃山,又能靠水吃水。

  而且气候也比宁古塔稍微暖和些,山林面积庞大。

  若不是赋税太重,营州百姓的日子过得并不苦。

  即便是这些年赋税加重了,也是全国各地的赋税一样重,营州百姓们的日子依然过得比宁古塔宽裕一些。

  饶是如此,朱晨也有许久没吃过肉了。

  三税一的赋税,能吃饱肚子都是奢望,谁还敢肖想肉!

  裴骁假装没听到朱晨肚子咕噜噜的声音,也没听到他吞口水的声音,带着他走进营帐,还抱歉地说:“本将军还没吃早饭,朱师爷若是不介意,就与本将军一同用一些,咱们边吃边聊,如何?”

  朱晨很想说不用了我早上吃过饭才来的,但是他的肚子又咕噜噜地叫了一声。

  一时间,朱晨的脸色有些尴尬。

  裴骁仍然假装没听到,让火头军送两碗菜进来。

  裴骁跟将士们吃的一样,也是大锅菜配胡饼。

  朱晨先夹了一块土豆咬一口,香糯软烂——居然还有盐!

  就算营州靠海,可以产盐,但盐仍然是个稀罕物。

  朱晨不信裴骁的队伍居然能吃到盐。

  琢磨了一下,想必是火头军特地给他这碗菜里放了盐,让他觉得起义军的日子过得不错。

  裴骁招呼着朱晨吃早饭:“先吃点儿暖暖身子,咱们吃饱了再聊。”

  朱晨点头笑着,谢过裴骁,便跟他一起吃起来。

  一边吃一边打量裴骁的营帐。

  方才在外面就看到,起义军的营帐像是一种很厚实的布,上面还有奇怪的花纹。

  走近些看,似乎是一种他没见过的布匹。

  现在的军用帐篷大多是用布幔制作,表面涂上一层桐油以防水防潮,支撑结构是粗重的木头。

  但裴骁他们用的帐子并没有涂桐油,而是一种看似更轻薄的布料。

  还有支撑物也是朱晨没见过的金属,虽然很细,但看上去十分坚固,起码刚才那一阵风吹过,这些帐篷都是纹丝不动。

  朱晨的眼睛都要粘到帐篷上了。

  要知道,行军打仗,辎重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过多会影响行军进程,也会占用更多的人手资源。若是准备少了又不够用。

  朱晨粗略计算着,裴骁他们的这种帐篷,若是收起来,占地可能只有传统帐篷的十分之一,而且说不定比木头轻便容易搬运。

  但历朝历代对于金属的使用都是严加管控,裴骁到底从哪儿来的金属,做成这么轻便的帐篷?

  难不成,真是天命所归?

  琢磨间,两人已经吃完了一碗菜和两张胡饼。

  裴骁问:“朱师爷可吃饱了?若是不够,我再让火头军盛一碗送进来。”

  照理说朱晨这会儿应该说吃饱了谢谢,但他的心思一动,端着空碗站起来对裴骁笑着说:“不劳烦将军了,我方才已经看到锅灶在哪里,我自己去盛一碗吧。”

  裴骁也没拦着,甚至都不怕朱晨趁机打探军情,就让他这么出去了!

  朱晨端着碗站在营帐外面四下张望,琢磨了一下,越过两个离得最近的锅灶,再往前走。

  若是裴骁做戏,可能离得近的锅灶里都会有盐,但他不信所有的锅里都有。

  越过六个锅灶,朱晨才弯下腰对火头军说:“军爷,可否再给我盛一点儿?”

  火头军见这人穿的不是起义军的衣服,还警惕地护着大锅问:“你谁啊?哪儿来的?怎么进来的?谁让你进来的?”

  旁边有刚下值的哨兵,一边吃一边介绍说:“这是营州那边来的师爷,是将军请他吃饭的。”

  朱晨依然保持谦恭的姿态,重新做了个自我介绍。

  火头军这才把锅盖打开,问:“你喜欢吃啥?豆角?茄子?土豆还是玉米?锅里剩的不多了,要不你自己看着盛吧。”

  说着,直接把手里的饭勺递给朱晨。

  朱晨看锅里的东西炖得肉烂汤浓,就随便盛了一勺,不小心又带上来一块肉。

  心中立即尴尬起来。

  方才已经吃了三块肉,怎么好意思再来添肉。

  急忙要把肉挑出来,火头军拦住了。

  “吃吧吃吧,锅里还有呢,肉管够。”

  朱晨谢过火头军,又接过他递过来的饼子,索性蹲在将士们身边,一边吃一边问:“你们一大早就吃得这么好,晚上莫不是要吃粥?”

  火头军摇头说:“将军吩咐过,将士们赶路辛苦,不能吃粥,行军路上都是吃米饭炖菜,今儿是起来晚了,没来得及焖米饭,就给大家吃点儿饼子将就一顿。”

  “这饼子……算是将就?”

  朱晨捏着手里的精白面饼子有些一言难尽。

  如果这种伙食都算将就,那他们平时得吃多好?<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