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软”占领行动

  第541章 “软”占领行动

  此刻,雅文4号行星的引力范围内,已经聚集了近百艘隶属帝国之拳的舰艇。

  这些舰艇形态各异,有的庞大如山岳,有的灵巧如飞鸟,但它们的存在无一不彰显着人类帝国的威严与力量。

  而在这些舰艇之中,最为瞩目的当属帝皇级的永恒远征号。

  这艘长达八公里的巨舰,宛若一座“会飞的教堂”,其宏伟的造型与冷冽的金属光泽,给予了义军同盟绝对的压迫感。

  永恒远征号的舰体上布满了复杂的雕刻与汉字符文,仿佛在无声宣告着帝国的神圣与不可侵犯。

  与此同时,永恒远征号的7号器械库内,气氛紧张而有序。

  “请所有斯巴达前往指定平台,重复,请所有斯巴达前往指定平台。”

  机械质感的女性提示音在偌大的空间中回荡,声音清晰而冰冷。

  器械库中,包括约翰在内的114名斯巴达战士早已准备就绪。

  他们身穿紧身质感的“纳米服”,服装表面泛着微弱的金属光泽,仿佛第二层皮肤般贴合在他们的身体上。

  斯巴达所使用的纳米服,相当于阿斯塔特钛坦甲胄的“内衬”简化版,整体造型与调查部精锐和特战组所使用的纳米作战服相似,但在科技含量上却更为先进。

  除了常规的光学迷彩模块,纳米服还配备了增强肌肉力量的内置纤维、调节体温的环境控制系统,以及能够实时监测生命体征的微型传感器等。

  这些功能使得斯巴达们在战场上如虎添翼,能够在极端环境下保持最佳的战斗状态。

  并且,斯巴达们无需广播提醒,便已纷纷走向器械库中央的指定平台。

  这些平台由数条机械臂环绕,仿佛一座座未来科技的祭坛。

  约翰走在队伍的最前方,步伐稳健而有力,目光冷峻而专注。

  当斯巴达们的双脚踏上平台,同时摊开双手、握住平台圆环的握把后,机械臂便开始为他们进行“着装”。

  机械臂的动作精准而迅速,如同一群灵巧的舞者,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

  它们将一块块厚重的装甲板贴合在斯巴达们的纳米服上,每一块装甲板都经过精密的设计,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强斯巴达们的防御性与机动性。

  器械库内的气氛安静而肃穆,只有机械臂运转的低鸣声回荡在空气中。

  而斯巴达们的身影在灯光下拉长,仿佛一群即将踏上战场的“神邸”。

  当最后一块装甲板贴合完毕,机械臂缓缓收回,斯巴达们的着装“仪式”也宣告完成。

  他们的身影在器械库内显得格外高大、威严,率先走下平台的约翰,则轻轻活动了下手臂、晃动了下肩膀,感受着装甲的重量与力量。

  完成着装后的斯巴达们,其平均身高“涨幅”到了两米三左右,某些体格尤为突出的战士甚至达到了两米五,几乎与寻常的阿斯塔特战士不相上下。

  尽管这些装甲看起来比阿斯塔特所使用的钛坦甲更加“轻薄”和“锐利”,但其性能却丝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为先进。

  这些装甲正是出自哈尔西之手,其项目编号为「雷神之锤动力装甲」。

  雷神锤动力甲不仅在外观上极具未来感,其内部更是蕴藏着无数尖端科技。

  它能够使斯巴达战士在有毒、真空等极端环境下正常作战,其功能与阿斯塔特所配备的钛坦甲相差无几。

  更为重要的是,雷神锤动力甲内置了继承自先行者科技的微型核聚变反应堆,能够生成强大的能量护盾,为斯巴达战士提供额外的防护。

  此外,雷神锤动力甲采用了特殊型号的钛合金材料,并涂覆了防能量武器涂层,使其在防御性能上达到了极致。

  然而,这些先进的技术也使得雷神锤动力甲的造价极为高昂,甚至直逼阿斯塔特所使用的铁骑型终结者。

  每一套雷神锤动力甲都堪称一件艺术品,其设计与制造过程耗费了无数资源与心血。

  因此,着装雷神锤动力甲后的斯巴达们,实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他们的力量、速度与反应能力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几乎可以与阿斯塔特相媲美。

  相比之下,辅助军中的精锐所使用的麦克普动力甲,在造价与性能上都远远不及雷神锤动力甲,甚至不及后者的万分之一。

  麦克普动力甲虽然能够为战士提供基本的防护与支持,但在面对极端环境或高强度战斗时,其局限性便显露无遗。

  然而,哈尔西也深知雷神锤动力甲的造价高昂这点,无疑会成为未来斯巴达战士“量产”的巨大障碍。

  所以在后续的项目中,她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如何在不显著削弱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削减雷神锤动力甲的功能与成本。

  她的目标是在保证斯巴达二期、三期战士实力的同时,降低装甲的制造难度与资源消耗,从而为未来的大规模量产铺平道路。

  事实上,人类帝国·斯巴达一期在哈尔西的计划中属于“绝版产物”,甚至连尚未正式开展的二期也是如此。

  在哈尔西的预想中,一、二期斯巴达部队皆属于试验性质的精英单位,其主要任务是为全面量产的三期斯巴达战士做足充分准备。

  他们存在的目的,便是为哈尔西和她的研究团队,提供宝贵的数据与经验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