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发射,潮汐

r />
  严夏自己是会将所有打算前期先想好的人,现在几百个他站在一起,这相当于将内心的话给说出来。

  真正的“说出来”。

  他本身要通过发射台前往是最后的打算,而不是现在做的。

  在离开原本的恒星系之后,严夏便开始发射探测器。

  整艘战舰上的探测器还剩下29台,它们被严夏分别发射往不同的方向。

  探测器会在某个坐标停止,然后通过释放一些粒子去探索周围,当然,也会通过光线来收集周围的信息。

  更高级的它就没有了。

  因为这些探测器都很小。

  一艘战舰原本应该标配5万台探测器的。

  但毕竟这艘战舰在飞行文明这么长时间了,很多东西都是在消耗的。

  在飞行文明它也没有得到补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原因嘛,就是不太需要。

  那些探测器也都不是被使用光的,而是机械本身的自然淘汰问题。

  联邦现在很多东西金属的半衰期都很短,几万年几十万年。

  一般而言百万年半衰期的金属并不意味着它百万年之后才会被淘汰,实际上一万年左右就会。

  这些探测器本身设计年限就不长。

  一两万年。

  并不是不舍得用更高半衰期的金属,金属本身半衰期短其实意味着金属更不稳定,也就是说重量越大。

  重量越大本身其实是一件好事,意味着该物质本身如果被塑造成一体就会越坚固。

  当然,这坚固是在一定期限内的。

  探测器是一种更新换代比较快的东西,而且由于它的特性,其实是比较容易损坏的。

  所以为了增加它本身的安全性和成本考虑,它就不需要用那种又好又用得久的金属。

  只需要好一些就可以了,时间短点无所谓。

  这也就造成了现在他们用不了太多探测器。

  偷工减料吗?

  也不是!

  你总不能指望公元2000年的手机用到2030年吧。

  就算几万块钱的手机也是如此。

  那么这个几万块钱的手机它偷工减料了吗?

  肯定没有。

  因为这就是它本身应该有的寿命周期。

  联邦也有寿命长的探测器,但那些东西基本不可能批量装配。

  这些东西寿命没结束,下一批更好的探测器出来了,这些探测器怎么办?

  制造成本上来了,没坏也不能直接报废处理吧。

  这本身就是工业上的权衡。

  这些探测器发射出去之后,严夏们便进入了一个“冷静期”。

  也就是他们各做各的,在战舰内忙碌。

  严夏是闲不下来的人,而现在这段时间又特别闲,所以导致的结果就是,战舰内部变得异常干净整洁,每天都要被清扫好几次。

  闲也是星际旅行的常态。

  毕竟不可能有一个永远做不完的事情。

  真有,也是因为这件事会源源不断的出现新的问题。

  比如管理联邦。

  而现在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知道维度通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然而现在基于现在了解的信息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新的信息也没有到来,他们只能每天盯着自己干瞪眼。

  其实战舰中也有虚拟世界,但严夏怎么可能会在这个时候去玩虚拟游戏?

  就这样持续了差不多3年的时间。

  终于,第一道信息传来了。

  所有的严夏第一时间到达了控制室。

  然后,负责接受通讯的严夏说道:“探测器被毁了,毫无征兆。”

  探测器都有一个被摧毁的预警信号。

  这个信号被放在一个高强度的小匣子里。

  然而这高强度的小匣子却不是为了抵御外面的攻击,那毫无意义。

  它的作用是约束其中的信号源。

  当匣子被破坏,里面的强烈信号源也会被释放出来。

  这是一种复杂信号,包含光、中微子等不容易被改变和遮挡的基本粒子。

  “被毁灭了吗?也是早有预料的事情,毕竟探测器本身并不是为了侦测设定的。”

  侦测和探测有本质上的区别。

  侦测器本身有隐形的需求,它是有战争目的的。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