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30
第221章竖子不如
陆离这一番话中挑拨的直白程度, 就差跑到外面去随意抓住一位大字不识一个的百姓,让对方听了也都能听懂。
但因为在场几乎没有不识字的,所以除了直白的挑拨外, 他们也听懂了对方隐藏在挑拨之下的另一层意思。
什么样的人最需要考虑继承人的事情呢?
答案是命不久矣的人。
所以陆离说的袁绍那是病榻久卧, 而他们使君呢,他们使君是人老珠黄(不是),他们使君是人真的老了。
有的时候不得不承认,进取是一个需要身体资本的活,人年纪一旦上来了, 很多方面都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退化。
如今,他们使君还能够撑得起曹操的这次来势汹汹吗?
就算他们使君可以,但他们使君都这把岁数了, 之后还能活几年,仅从年龄差距来看,曹操便是拿着寿命硬耗似乎都能将刘表给耗死。
毕竟胜利养人, 曹操眼看着还很有的活的架势, 反观他们使君,看起来实在是没有长寿之态。
而且不说刘表现在还没有定下继承人,就算他定下了,看看他目前的儿子吧。
大公子, 嗯……孝顺。
二公子,嗯……讨老丈人一家喜欢?
三公子, 这都还没有上桌。
反正一溜的看下来,左右是没有看出什么能力来的。
想想人家袁本初的儿子,虽然现在已经埋到土里去了, 但至少当年是帮着袁绍拿下了青州的。
反观他们使君家的公子,二公子就在眼皮子底下, 别说是什么能力本事了,连个最起码的孝顺名声都没有听说过。
此时乱态虽然已经持续了十多年了,但在场不少人年轻的时候都是奔着举孝廉等出仕方式去的,一个个非常熟悉经营名声的套路。
而二公子没有名声,难道是他不想吗?
大公子倒是到了地方上了,还是正在被孙权攻打的江夏郡,多好的一个经营机会啊,哪怕你去军营里转悠几圈,也能宣扬一下同甘共苦,爱兵如子。
结果可倒好,打听一下也只知道黄祖在努力,大公子完全一个查无此人的状态。
他们荆州命苦啊,州牧一副不想上进的架势,州牧的公子则是没能力上进的模样。
在这个时候,陆离站出来说这话,在某些人听来,这不就是在提醒他们想要上进要另择他选吗。
虽然曹操那边的下一代也没有什么大名声传出来,但曹操敢打敢拼啊,这打与守,咳咳,到底还是不一样的。
屁股决定脑袋,作为下属的人听出来的意思,跟作为上司的刘表听出来的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陆离这番话听在刘表的耳朵里,简直就差拿着喇叭对所有人喊,你们使君快死了,快死了,死了,了——
虽然都知道人固有一死,但陆伯安你就不能盼我点好吗?
哦,对了,你是曹操的人,怕是恨不得我当场暴毙吧,刘表只觉得心里非常堵得慌。
本来曹操那边攻克新野就已经让人很是郁闷了,陆离这话简直是非常有力的火上浇油。
陆离的话是一重打击,但考虑到对方的身份,这份打击好像也能算进对方工作中的一部分之中,算得上是意料之内、情之中的事情。
还有一重打击来自自己人,刘表真的很想要问问:你们一个个这都是什么反应?
事实上他们一个个从表面看的话,看不出什么特别反应。
好歹也是出来混官场的,最起码的表情管能力大家还是都拥有的。
可是刘表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带了有色眼镜还是怎样,反正他怎么看怎么觉得底下人一个个对着别人疯狂心动。
尤其是被对方直接点名跟自己两个儿子存在牵扯的那两位,一个个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可事实上刘备只是想要避嫌,不曾想他的避嫌撞上刘表的有色眼镜,显得格外有嫌疑。
至于蔡瑁,这种事情最是不好解释的,你解释了显得你做贼心虚,不解释更像是直接默认,怎么做怎么不讨好。
可偏偏蔡瑁一副问心无愧的架势解释道:“陆侍中此言差矣,若言姻亲,我与明公岂非更近,瑁何须舍近求远。”
蔡瑁做出一副我没有任何问题的架势,事实上仅姻亲这一点也确实不能指控他。
这年头的婚姻,讲究的就是一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初刘琮会娶蔡氏的女儿可不是他们蔡氏主动的,而是刘表为了加强与荆州当地豪强的联系提出来的。
要是硬要拿这一点来说蔡瑁心怀不轨的话,那可就有点“栽赃陷害”的味了。
蔡瑁表示自己绝对是冤枉的,言语间满满都是直气壮、望君明察。
而他是被冤枉的,那么没有被冤枉的那个人到底是谁呢?
沉默的刘备:……
够了,刘备表示真的够了,自从陆离来到了荆州,被针对的人是自己,被怀疑的人还是自己,不是凭什么啊,怎么就非要跟他过不去了。
陆侍中,当年咱们第一次见到的时候,你可不是这样的!
其实刘备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