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0

败,那就拿着导致自己失败的陆离来作为例子劝说曹操。

  明公不好啦,陆伯安他钻牛角尖了!

  当然了,郭嘉劝说陆离的时候是用一篇文章作为开头,劝谏明公的时候,哪怕不是带着文章,却也不至于这般粗暴直接、简单明了。

  郭嘉先是拱手对着曹操行礼,称了句:“明公。”

  接着,自然就是有关今日前来的目的了。

  郭嘉:“不瞒明公,嘉此次冒昧前来,与伯安有关。”

  对于这个说法,曹操惊讶却又不惊讶,只是看着郭嘉这般郑重其事,心里忍不住浮现出些许担忧。

  曹操急忙问道:“与伯安有关,可是伯安出了什么事情?”

  郭嘉看到曹操都着急了,自然是要立刻解释的:“并非如此,明公勿要着急。”

  这种事情哪里是说不着急就不着急的,不过考虑到说这话的人是郭嘉,想想他跟陆离的关系,要是真的出了什么事情,对方绝对不可能是现在这般气定神闲的模样。

  心稍稍放下了些许,曹操还是很想知道郭嘉口中跟伯安有关的事情。

  郭嘉先去了陆离那里,为的不就是这个吗。

  劝说是一门技术活,这要是上来就叭叭叭一顿你这么做是错的,别说劝谏的对象是明公,便是你的亲儿子都得不耐烦。

  众所周知,当一个人激进的时候,你只需要找一个比他更激进的人,他相对而言便没有那么激进了不说,还可能意识到激进的错误到底有多么离谱。

  如今,劝说无果的陆离自动便成为了那个最为固执的人。

  做好被劝说准备的曹操,实际上却只等来了有关陆离激进的二三事。

  当曹操从郭嘉口中得知,陆离都已经走火入魔到想着能不能派出更多的刺客去各州活动,说不定就能瞎猫碰上死耗子,遇到个如孙策一般的倒霉蛋呢。

  这事情属实是将曹操都给不会了,虽然这个计划还没等成型,便已经胎死腹中了。

  但能够产生这种想法的人本身,就已经足够看出他到底有多么激进了,也怪不得郭嘉还要专门来跑一趟,毕竟再不来的话,说不定陆离都已经付诸行动了。

  实际上曹操也看出了陆离的着急,对待他们这些人,陆离压根没怎么认真遮掩过。

  尤其是对着曹操,别说遮掩了,对方就差加大力度表演,好用自己的上进心感染到曹操,让对方愿意为了自己加快速度。

  眼看着曹操陷入了沉思,郭嘉清楚自己的任务完成了一半。

  事实上曹操思考的不仅是陆离的激进,还有郭嘉今日的劝谏。

  倒不是他将所有的劝说都听进去了,而是郭嘉来做这种事情,本身就已经是一个问题了,过去他可从来不会在这种事情上下功夫。

  是因为这次出事的人是陆离,还是因为这件事情跟自己密不可分呢。

  如果曹操问郭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得到的可能是一个真话假话对半分的答案。

  但是他对这俩人的关心与在意,那绝对是真实无伪的。

  反正就是……先别管是因为谁了,总之现在你们俩人的问题都很大,你们快给我清醒过来!

  当陆离被曹操找上门来时,他正在制作如何帮助曹操速通天下的攻略。

  当年写下《项羽论》的时候,他也是这般奋笔疾书的,一切好似近在眼前,可仔细看一下时间线,那都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听说曹操来了,陆离将已经写好的部分一反扣,活脱脱的一个做贼心虚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在密谋如何让曹操失败呢。

  事实上如果真的按照他的心意火急火燎的狂飙前进,这般形容似乎也可以与真相划等号。

  曹操看到陆离藏东西的行动,还以为是什么自己不方便看到的东西,虽然要是真的有这种东西非常值得怀疑,但曹操表示伯安才不可能有什么可疑的东西呢,要尊重自家谋士的个人隐私。

  曹操没有问陆离这是在写什么,好似已经认定了这是自己看不得的东西,陆离却清楚有些事情要是不当面解释清楚,以后再如何解释,人家也只会认为你是在欲盖弥彰的对之前的事情进行描补。

  反正这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陆离:“原来是明公。”

  说着,他一脸放心的将东西恢复原状。

  第202章重复表演

  在陆离遮遮掩掩的时候, 曹操不曾表露出任何怀疑,现在对方看到自己后坦然了,他也没有表现出什么放心的架势, 个人就是一副怎样都好, 我超级相信你呦。

  可这份稳定的心情,在看到陆离递过来的东西后瞬间消失了大半。

  毫不客气的说,曹操只看了一眼,就愣是被硬控了好几秒。

  也许是因为这份攻略还处于一个草稿阶段,上面除了最开头看起来还算工, 写着写着就开始东一行、西一列,好像突然想到了就记上一笔,这个觉得不行了便划掉, 写着写着有了想补充的,再在已经写好的旁边小空白处勾勾画画……

  哪怕是唯一看起来还算工的开头,行文格式也带着有别于所有人的与众不同。

  其乱七八糟程度, 简直让曹操开了眼了。

  因为陆离一直以来在曹操面前展现出来的, 大都是一个规的模样,哪怕是闲散的时候,也没有脱离精致美丽。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