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世界本源和气运

  太庙内的空气凝固了。

  长公主跪在地上,发髻散乱,华贵的礼服沾满了灰尘。

  她环顾四周,看着那些曾经对她卑躬屈膝的大臣们此刻避之唯恐不及的眼神,嘴角勾起一抹凄凉的微笑。

  “朕再问你一次,”皇帝的声音从高处传来,“为何要谋反?”

  长公主抬起头,眼中的疯狂渐渐化为决绝:“皇兄,成王败寇,何必多问?”

  她的手指悄悄摸向发间的金簪,“我只恨……恨自己心不够狠,没能早些……”

  话音未落,她猛地拔出金簪,寒光一闪……

  “护驾!”一旁崔旭的紧张吼声响彻大殿。

  他几乎是本能地拔刀出鞘,身形如电,刀光如练,直取长公主咽喉。

  长公主惊愕地转头,正对上崔旭那双充满杀意的眼睛。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二十年前那个在御花园里为她摘花的少年将军,如今将刀锋对准了她。

  “崔……”她只来得及吐出一个字,锋利的刀刃已经划过她雪白的颈项。

  鲜血喷涌而出的瞬间,崔旭才看清长公主手中的金簪是指向她自己的心口。

  他的瞳孔骤然收缩,想要收刀却为时已晚。

  “不……”崔旭丢下刀,接住长公主倒下的身躯。

  鲜血迅速染红了他的铠甲,温热黏腻。

  长公主的嘴唇颤抖着,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只是用尽最后的力气,伸手抚上崔旭的脸颊,留下一道血痕。

  她的眼中没有怨恨,只有释然,仿佛终于从权力的枷锁中解脱。

  “陛下,臣……”崔旭跪在地上,声音嘶哑。

  皇帝闭上眼睛,长叹一声:“其实长公主她是想自尽……朕看得很清楚。”

  崔旭如遭雷击,抱着长公主逐渐冰冷的身体,浑身颤抖。

  二十年的爱恨情仇,最终以这样的方式终结。

  ……

  三日后,皇帝下诏,称长公主为护驾而薨,追封为“忠勇长公主”,以皇室最高规格下葬。

  那些参与叛乱的心腹被秘密处决,血迹被清洗得一干二净,仿佛这场风波从未发生过。

  只有崔旭知道,每当夜深人静时,他都能看见那双含笑的、释然的眼睛。

  甄珩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走出大牢时,阳光刺得他睁不开眼。

  他抬手遮挡,恍惚间看见一只蓝色的纸鸢在宫墙上空盘旋。

  “甄大人!”熟悉的声音传来。

  甄珩眯起眼睛,看见福清公主提着裙摆向他奔来,身后跟着的宫女们手忙脚乱地追着。

  她跑得太急,发髻都散了,几缕青丝在风中飘扬。

  “殿下……”甄珩刚开口,就被福清公主扑了个满怀。

  他闷哼一声,身上的伤口被撞得生疼,却舍不得推开。

  福清公主抬头看他,眼泪扑簌簌往下掉:“我以为……我以为等不到你了……”

  甄珩抬手擦去她的泪水,动作轻柔得不可思议:“臣答应过殿下,一定会回来。”

  “你这个骗子!”福清公主捶打他的胸口,又怕弄疼他,力道轻得像挠痒,“你说过三天就回来,结果让我等了整整十七天!”

  甄珩握住她的小拳头,突然单膝跪地:“殿下,臣有一事相求。”

  福清公主愣住了:“你……你干什么?快起来!你身上还有伤……”

  “臣甄珩,斗胆请求迎娶福清公主为妻。”甄珩抬头,目光灼灼,“不求荣华富贵,只求一生相伴。”

  周围的宫女们倒吸一口凉气。

  公主下嫁臣子,这是多少年没有过的事了?

  福清公主的脸红得像熟透的苹果,手足无措:“你……你突然说这个做什么……快起来……”

  “殿下若不应允,臣便长跪不起。”甄珩固执地说。

  “我答应!我答应还不行吗!”福清公主急得直跺脚,“你快起来!”

  甄珩这才笑着站起身,不顾周围人的目光,将福清公主拥入怀中。

  这一次,他没有称她“殿下”,而是轻唤她的闺名:“清儿……”

  ……

  御书房内,余七……现在应该称他为太子余七。

  正在向皇帝汇报平叛后的善后事宜。

  “崔旭将军自请戍边,儿臣以为可以准允。”余七指着地图上的几个关键位置,“南乌虽然退兵,但边境仍需加强防备。”

  皇帝满意地看着儿子:“你考虑得很周全。对了,东平伯府的姜似那丫头有消息吗?”

  余七的表情柔和下来:“刚收到她的信。她说服南乌大长老开放边贸,用香料交换我们的丝绸瓷器。这是她列出的香料清单。”

  他递上一卷竹简,“她还请求我们派几位水利专家去南乌,帮助他们修建灌溉系统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