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你们想我称帝?】

  不攻!

  这是林寒的命令。

  公孙瓒领主力离开广昌南下,攻伐袁绍,林寒选择不攻。

  他长时间与公孙瓒对峙,便是想让公孙瓒南下,对付袁绍,现在他南下,林寒不会选择用自己的力量去削弱公孙瓒。

  而是任由公孙瓒与袁绍相互攻伐,轮到他坐收渔利。

  十日之间,探子传回前方军情。公孙瓒兵马在新市,击溃袁绍部将韩猛部三万,韩猛突围逃脱。

  公孙瓒亲自领兵上阵,将常山国与中山国的劣势扭转。

  袁绍大惊,派兵支援。

  直至双方激战正酣,袁绍及其帐下谋士,都不懂为何大夏王不在此时选择攻打幽州渔阳和涿郡。

  前方军情不断传回林寒手中。

  袁绍节节败退,让林寒颇为惊奇。

  按理说,袁绍手中兵马,应该比公孙瓒的强大,却在交战中节节败退,只能说袁绍有所顾忌,收着打。

  前面花几个月攻下的领地,在不到一个月内,全部还回公孙瓒手中,甚至河间国部分城镇,也落入公孙瓒手中。

  公孙瓒亲征,带来的士气增长和战斗力加成,可谓不小。

  袁绍与公孙瓒,在冀州激战,都在为争夺秋收的田地。

  辽东,西安平。

  公孙度站在城头,看着兵临城下的刘虞,睚眦欲裂。

  刘虞引狼入室而不自知,幽州战局败退,看似刘虞控制,实则为大夏兵马控制着战场走势。

  长久作战以来,大夏兵马从来不和他主力正面对抗,要么选择攻略侧城,要么选择原地与他们对峙。

  刘虞从始至终与他傻傻对攻,以为每次败退,都是自己的功劳。

  殊不知,他每次败退,不过是担心被大夏的数十万兵马封住退路而已。

  愚蠢的刘虞,到现在还在梦中。

  二十万百战之师,灭国之军,让大夏统帅入侵,都能拿下幽州。而刘虞还傻傻将人光明正大引进来。

  他骂刘虞,已经骂到词穷。

  忽然,战鼓响起,刘虞要攻城,公孙度神色大变。

  渔阳地区的公孙瓒兵马被大夏王牵制后,刘虞将麾下的精兵强将,全部调集而来,与他作战。

  经历节节败退后,他麾下士气跌入谷底,此消彼长,刘虞又有大夏的攻城机械之利。

  后路已被大夏兵马截断,西安平成孤城,他已无路可退。

  “刘虞,历史记载你的罪,你会遭报应的。”

  公孙度在城头之上,不甘怒吼。

  他败了,不是败在刘虞这个迂腐儒生手中,而是败在大夏手中,他与大夏王素未相识,却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中。

  ……

  西安平被刘虞攻陷。

  公孙度在西安平中领兵马突围,前往番汗城的路上,被徐晃派轻骑兵截住。公孙度自杀,余部尽皆投降于徐晃。

  辽东战事消息传开,没有在汉土激起一丝波澜。

  仿佛在众人意料之中。

  林寒不可惜这个辽东王。

  按正常历史走向,他应该是病死,但现在《王朝》中的大历史,早已面目全非,谁也不敢保证,谁的下场会是怎样。

  公孙度已死,林寒传令给张合。

  除留守的数千人马,十万大军自居庸关而出,攻入广阳蓟县,再入渔阳城和涿郡。

  三郡之地收取,前所未有的顺利。

  除了涿郡南部的故安与范阳两个重镇,被公孙瓒派重兵把守,防止幽州兵马南下外,其他城镇,没有留下太多兵马。

  公孙瓒知幽州无望,留守的兵马极少,粮草更是几乎不留,之前林寒不动手,是为了让公孙瓒与袁绍专心攻打。

  如今两者已战至白热化,公孙瓒做好丢失幽州的心理准备,公孙度败亡,林寒拿下渔阳、广阳和涿郡,顺理成章。

  大夏入幽州之势已成。

  林寒想着怎么对付刘虞之时,一封密信自扬州而来。

  “侯爷,扬州贾大人传来密信,要你亲启。”锦衣卫气喘吁吁将皱巴巴的密信呈上。

  十万火急的密信,上面写字主公亲启,来自贾诩的密信。

  接过密信之时,林寒不敢怠慢。

  他的行踪,在扬州城中,只有贾诩和曹正淳知晓,能在他不在时,送来十万火急密信,必定乃天大之事,他们所有人都无法做主的大事。

  信中贾诩亲手所写八字:速归,天大之事。

  天大之事。

  叮嘱于毒,让张合和徐晃统筹幽州之事,无法决定的,等他回来再定夺。事毕,林寒以传送玉佩,离开幽州,返回扬州。

  能让贾诩亲自手书速归之事,非同小可。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