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赵佶的愤怒!剿灭梁山!

  官家发怒,群臣震颤。

  当今官家赵佶,在位多年,自从海上与金国人盟约之后,灭辽计划稳步推进。

  眼瞅着燕云十六州,将要回归,他一心做着雄主大梦。

  现在倒好,江南方腊造反,现在梁山击败官军精锐,更是攻城掠地,大有糜烂地方的场面,这让赵佶如何能平静?

  朝堂之上,陷入长久的沉默。

  赵佶转过身,坐在宝座上,他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鸟屎大小的梁山,为何反复剿灭中,越做越大。

  现在倒好,连朝廷的禁军都近乎全军覆没,实在是奇耻大辱。

  郓城已丢,若是四面开花,岂不是济州也要陷落?

  废物!

  当真是一群废物!

  这些狗贼,都该死!

  国家之计,正是紧要关头,竟然在这时耗费国力,都是国贼!

  赵佶胸脯一起一伏,心情甚怒,半晌过后,他俯瞰下方,见无一人说话,当真是气笑了。

  “蔡太师,你是睡着了吗?还是年岁太大,耳朵不好使了?”赵佶冷冰冰道。

  蔡京赶忙出列,笑着道:“恭喜官家,贺喜官家!此是大喜之事啊。”

  此话一出,百官面面相觑,简直搞不明白,这蔡京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

  便是童贯也眯起了眼睛,却不急着说话。

  赵佶不怒反笑:“吃了败仗,竟是大喜,蔡太师啊,我倒要听听你的高见。”

  蔡京道:“此战虽败,但是梁山也损失惨重,高太尉尚镇守在济州。

  梁山原本缩在水泊中,那里易守难攻,现在他们主动出击,看似眼下占据优势,其实不断分散兵力,每占据一个地方,就要分散兵力。

  他们兵将甚少,攻下一个地方容易,可是治理一个地方是极难的。

  梁山这么做,看似扩张势力,其实是取死之道!”

  赵佶眉头一皱,冷冷道:“以你之意,当务之急如何?”

  “第一,战败者,需要责罚,王禀战败,乃是大罪!”蔡京平静说道。

  童贯在一旁,眼眸微张,王禀是他的人,这蔡京落井下石,不是好东西。

  王禀若死了,岂不是伤他的兵马?

  这么一想,童贯望向蔡京的眼神,多了几分冷意。

  只是官家还没有发话,他自然不好率先表态。

  有时候,慢一点,总比快一点好。

  也许,人家故意是激怒自己呢?

  被人一激,然后急了,只要你急,你就败了。

  至于梁山贼寇?

  童贯根本不关心,他关心的是方腊,方腊那伙人的动静太大了!

  只要干掉方腊,他童贯的地位,才会水涨船高,然后北面燕云十六州,顺势接盘拿下。

  到时候他一介宦官,也能封王!

  这么一想,童贯心情就好了不少。

  只是梁山贼寇,屡剿不灭,高俅那个废物,慕容彦达更是废物。

  只是这些话,童贯自然不会说。

  高俅深得官家喜欢和信任,慕容彦达还算是皇亲国戚,这些牵扯至深的关系,他童贯可不会出来喊打喊杀。

  便是蔡京这个老贼,也只是说要动王禀,却不敢说要治高俅的罪。

  这朝堂之上,都不是省油的灯。

  打仗很容易,可是打仗是为了什么?朝堂上的相公们,可都清清楚楚。

  谁能得到好处,谁能被削弱,这都是应该之事。

  这次剿灭战,他童贯和高俅,分明都出了纰漏。

  “老狐狸!”童贯心中暗骂。

  不过,他并不着急,也不担忧,眼下很多地方要打仗,官家还没有愚蠢到那种地步。

  赵佶听到这话,脸色不好看,甚至感到一种莫名的疲惫。

  跟这群大臣交流,着实疲惫。

  一个个油滑的很,总是会把问题当皮球踢回来。

  高俅还在济州,慕容彦达生死不知,至于高俅手下一直举荐的宋江,战报也是大败!

  赵佶捏了捏下巴,突然冒出一个念头:“王伦是什么来头?”

  此话一出,众臣都是一阵哑然。

  鬼知道一个落魄读书人,特么的什么来头?

  “我听说,此人屡试不第,后面一怒之下,便跑到水泊梁山,做了山大王。”蔡京干咳一声,顺口一说。

  赵佶又问道:“一个科举不第之人,还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为何这么能打?

  高俅跟我说过,梁山水泊原本只有六七百人,现在却有两万之众,麾下兵强马壮,水军更是强盛,还有扩兵之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