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4章 太空基地的起点

下剥离了电子,形成了由自由电子和离子组成的第四态物质。

  黄知涛突然惊呼:“看这个!”他指着质谱仪读数,“氦离子密度达到10m,电子温度3.5eV,完全满足发电要求!”

  韩陈峰来到控制台话筒前,语气郑重地说道:

  “报告彭院士,HTR-PM反应堆已经达到临界水平!”

  彭觉先的嘴角扯起些许弧度,不过很快又恢复如常:

  “提升反应堆控制棒!”

  这也是在HFR测试中获得的经验。

  在反应堆刚刚达到临界时,堆芯运行仍然不够稳定,为了避免启动失败,需要额外补偿氙的积累和堆芯温度负反馈效应。

  随着工程师完成操作,众人耳中的嗡鸣声变得愈发清晰起来——

  那是主氦风机正在系统调控下自动提升转速,以维持冷却气体流量稳定。

  很快,反应堆内部的压力和温度进一步上升,并在屏幕上逐渐逼近指示条最右侧的黄色部分。

  “等离子体检测器有信号了!”黄知涛突然抬起头,“出口芯部温度,2113K!”

  另一个声音紧随其后响起:

  “启动磁流体发电机组!”

  这一次,下达指令的是负责发电模块的韩陈峰。

  20兆安培的电流瞬间注入超导线圈,在环形发电通道内建立起强大的电磁场。与此同时,高温三通阀完成切换,2100K的氦等离子体以每秒120米的速度冲入发电通道。

  二号操作台前的苏云同步启动预电离系统,射频波将等离子体电离度进一步提升到15%。

  每一个带正电的氦离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作用,沿着与磁场和流速都垂直的方向偏转,而质量更小的自由电子则以相反方向运动。

  这种电荷分离在发电通道两侧的电极上产生电势差,当外电路接通时,电流便开始流动。

  苏云紧盯着霍尔探头的读数:“等离子体β值0.25,磁雷诺数80,流动稳定性良好。”

  “电压稳定在48千伏,电流160安培……发电功率7.7兆瓦!”

  控制室里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技术人员们互相击掌,有人甚至偷偷抹起了眼泪。

  彭觉先走到主控台前,调出所有关键参数的曲线。

  反应堆运行平稳,发电效率比预期高出12%。

  最重要的是,整个系统证明了核能直接转换为电磁能的可行性——这在太空环境中意味着无需庞大散热系统就能实现高效发电。

  “所有系统都运行完美,我们做到了。”韩陈峰上前两步,来到彭觉先旁边,“给常院士打电话吧。”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