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海空军的新装备

/>   其背后的意义,不言自明。

  只是苦了被同时邀请的常浩南。

  海军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预警机。

  空军第一次有了完全国产的第三代战斗机。

  两件快乐的事情重合在一起……

  为什么会变成……

  咳咳……

  好在空警200的交付仪式是在早上,而歼11B则是在午后。

  勉强算是打出了个时间差。

  ……

  常浩南是前一天,也就是3月24号下午从京城飞到南郑的。

  跟他同行的还有科工委副主任之一的张洪飚。

  俩人也算是老相识了。

  之前就一起参加过C808客机完成取证试飞的庆祝仪式。

  “你明天下午,回京城么?”

  飞机快降落的时候,张洪飚向常浩南询问道。

  “不回。”

  后者面无表情地摇头:

  “参加完这一场之后,马上去盛京参加下一场……”

  这个回答让张洪飚一愣,然后没忍住笑出了声:

  “对,我忘了,歼11B的交付也是在明天。”

  常浩南满头黑线,扶额叹息:

  “所以说那边你不用去么?”

  “不用。”

  张洪飚仍然能绷住表情,但语气中难免透露出些许幸灾乐祸:

  “华夏只有一个你,但咱科工委又不是只有一个副主任,没必要可着我折腾……盛京那边是老怀过去。”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又突然一变:

  “这一趟还是老怀自己要求的,说是想在退休之前最后看看自己经手过的项目……”

  老怀,自然指的是怀国莫。

  分管对外技术交流的副主任。

  也是常浩南最早接触到的科工委领导之一。

  他深度参与了当初和苏霍伊进行的十一号工程谈判。

  包括引进生产线,以及合作改进机体结构两部分任务的相关细节。

  如今歼11B顺利交付,虽然只是试生产批,但总归也算是给整个项目画上了个圆满的句号。

  十一号工程签字的时候,恐怕连怀国莫自己都不敢想象,能赶在退休之前看见这一天。

  毕竟从无到有生产一种重型三代机,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

  当年看来,怎么也得是一个以10-15年为周期的长远项目。

  而等到怀国莫退休后,常浩南刚重生回来时的那套班子,除了丁高恒以外,就都已经退居二线,或者干脆退休了。

  至于丁高恒……

  从现在这个情况判断,等到两年后,应该还有再上半步的可能。

  当然,具体能否成功,除了丁主任自己的努力以外,也要考虑到小常同志推动时间线的进程……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