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反航母技术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

前一亮。

  只是很可惜。

  他思索片刻之后,还是摇了摇头:

  “至少现在还不行。”

  “以目前的技术,厘米波和分米波雷达的分辨率实在是不够,最多能看出来目标到底是个车还是个房子,毫米波雷达的精度倒是够了,但探测距离又不够,几乎跟目视差不多,如果用上合成孔径技术,那成像时间太长,探测不到高速目标……”

  “嗯……”

  虽然想法被否定,但王晓模倒并不沮丧。

  毕竟常浩南只是说现在不行,没说原理上不行。

  说明未来可期。

  这个时候,旁边一名随行的海军军官突然插了一句话:

  “听上去……这种技术好像不太适合对付车辆或者飞机,反而适合搜索海上目标……”

  “一架歼8和一架F16在雷达眼里很难说有什么特别大的不同,但一艘航空母舰和一艘油轮,或者其它的什么大型船只……虽然RCS可能差不多,但因为平直甲板的存在,信号特征的区别应该还是挺明显的……”

  “!”

  “!”

  “!”

  话音未落,常浩南、王晓模和梁绍修三人几乎同时转头,看向了那名海军少校。

  后者被三人直勾勾地瞅着,顿时觉得有点头皮发麻,当即气势一弱:

  “那什么,我就随便一说……”

  “不。”

  常浩南抬起手:

  “这可不是随便一说。”

  “这可不是随便一说。”

  他和王晓模异口同声地说道。

  只不过,两个人此时想到的事情,是不一样的。

  王晓模是觉得,这个技术或许更适合用在反潜/巡逻机上面,用于在安全距离上跟踪监视敌方舰队,以及在复杂海域中找到围壳、通气管或潜望镜的信号特征。

  而常浩南的想法则是——

  在前世关于反舰弹道导弹具体制导方式的诸多江湖传闻当中,似乎就有类似的技术路线。

  尽管在很多年前的反舰导弹中,“挑个RCS最大的砸下去”就已经成为了目标搜索过程中的首要原则。

  不过,随着舰艇低RCS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雷达反射诱饵的装备,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已经有些过时了。

  而相比于目标失的,更麻烦的问题在于某些民用船只——比如渔船,虽然体积可能不大,但因为外形原因往往有着远超排水量标准的RCS,导致反舰导弹很容易命中目标附近,乃至航路上的吃瓜群众。

  以量取胜的普通反舰导弹倒是还好,大不了多打几枚,或者本来想打航空母舰最后命中了旁边的驱逐舰,那也不亏。

  但每一发都极其精贵的反舰弹道导弹,乃至反舰高超音速导弹显然禁不住这么消耗。

  所以,就需要一个办法,把高价值的目标从视野中分辨出来。

  而如同刚才那名军官所言,平直甲板的航空母舰和两栖攻击舰,作为最有价值的两种目标,信号特征恰好非常特殊……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