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张辽来访

  陈宫忽然抬起头,好似是想到了什么,浑身一震,犀利眼神令刘岱很是不安,

  “大人,左将军缺兵少马,万万不可有退却之心,倘若一退,朝廷就在已回天无力!

  若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吾不忍也。”

  鲍信、张超等将领愣愣看着犹豫不决的刘岱,得知其有撤兵心思,他们眼中可是十分不甘心,均朝刘岱投去刺眼视线。

  感受到诸将浓浓战意,刘岱不由收起了心思,只好干咳一声,大声说道;

  “公台何出此言,本刺史身为封疆大吏,自是原来为朝廷分忧。盖受陛下厚恩,不敢身怀二心。

  今黄巾数十万,汉军仅数万人,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

  若兵精粮足,正当横行天下,为国家除残去暴,奈何形势逆转,深感担忧,不知公台有何妙计?”

  陈宫虽有了点眉目,可没有足够证据支撑,也不愿吓退刘岱,只是大汉倾覆,只好佯装不知,推脱道;

  “左将军屡次与武临作战,必然深谙其谋,我等静观其变即可,大人勿扰!”

  “哐当哐当!”

  空荡荡街道上,传来了一阵阵车轱辘声,一队队漫长的车队打着灯笼朝北方而去。

  一群衣衫褴褛、面色枯黄的民夫,其中还有一些上了年纪老人,正疲惫不堪的使劲推着上千斤粮车。

  领头将领目光灼灼,眸有雷霆,方颐大口,形貌奇伟,骨体不恒,有大贵之表。

  只见其双手过膝,腰间佩戴者两把宝剑,身披盔甲,一人一骑孤立伫立在街道上,出神的望着滚滚人流。

  “将军,首批粮草已经装载完毕,请大人前去检阅,距离出发时辰还有一盏茶时间。”

  突如其来声音打乱他思绪,刘备望着诚惶诚恐的士兵,又望了望蔓延无际的火光。

  他并没有接话,轻叹一口气,沉声下令道:

  “出发!”

  刘备一声令下,纵马奔向北门,三千老弱病残精神萎靡不振,等候着运粮主将前来。

  刘备此行目的并不是梁期城,而是邯郸东面的曲梁成城,那里正是丁原停留之所。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刘备迎着冰冷寒风,面色极为难看,心中忐忑不安,眉宇间流露出一股不同寻常的忧郁。

  他不知道为什么皇甫嵩要让粮车置于大军之前,按照常理来说,粮草对于兵马尤为重要。

  可他不仅只有三千老弱残兵,抛弃近在咫尺的梁期城,反而是选择越加遥远的曲梁城。

  此举令人深感困惑,在旁人看来,此举就是把大军粮草送到波才手中。

  思虑在此,刘备心里越发感到严寒,脸色也越发阴沉。

  抬头凝视着黝黑夜幕,伸手不见五指,他对自己前途以及被俘的张飞、关羽更加忧心忡忡。

  临城,依旧是在那间高大而宽广大堂内,武临形单影只,孤自一人处理着堆积如山账本。

  他翻开满面飘红的账目,眉宇间满是愁绪,手中提着的毛笔迟迟不能下落,待他反应过来,发现墨水又一次凝固了。

  “唉,这可怎么办,缺口太大了,入不敷出,果然,还是打劫来的快一些!”

  正当武临为财政赤字而担忧时,门外传来了一阵杂乱脚步声,他如负重重抬头朝门外看去,

  一名带甲侍卫匆忙跑了进来,“启禀将军,城外有一汉军士兵叩门,声称是并州信使,找将军有要事相商。”

  一听是并州来人,武临那是说不出高兴,一把推开身前令人烦恼账簿,好似是解放般看了过去,

  连忙询问道;“哦,丁原居然会派人前来,他不是正准备攻打任县吗?

  远来是客,我倒要看看对方要说什么,你去把人带进来。”

  不多时,侍卫领着一魁梧汉子迈入大堂,武临顺着光线看去,只见其人豹头狻目,虎体猿臂,彪腹狼腰,

  不由感叹道:“好一员虎将!”

  张辽同样盯着武临,他见一麻衣粗布年轻人端坐在中堂内,剑眉薄唇,丰采如昔,面如冠玉,蕴藉儒雅,

  感叹道:“还一个文武双全儒士!”

  又见其身后白色墙壁上挂着一幅白纸材质地图,图内山川河流刻画的栩栩如生,赫然详细记载着河北各郡地形图。

  张辽对那张一丈长白纸震惊不已,忽然听到一道轻笑声,发现是武临面露笑意,这才意识到自己失礼了。

  他朝着武临拱手做礼,在侍卫引领下走向右边椅子上,等待片刻后仍然不见人上茶,张辽再也坐不住了,

  开口道:“武临将军,末将张辽,奉丁刺史之命特来交涉交换俘虏事宜!”

  武临很是惊讶,没想到来人居然是张辽,倒是一个意外之惊喜,不由多看了对方几眼,

  “原来是张将军,本将军倒是如雷贯耳,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我就饶你一条性命,念在你胆识过人,孤身一人闯进来,也就不为难你,各自离去吧!

  皇甫嵩正欲攻打任县,丁刺史却要与我这个反贼勾联,若是传出来怕是刺史大人百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