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吕布突然开窍了
吕布眉头一皱,紧紧盯着信使,其强大压迫感令其额头上冷汗直冒。
片刻后,吕布见他面色不改,对缓慢前进骑兵喊道:
“刺史有令,大军暂歇曲梁城!”
张辽满心皆是剿贼,本想率军快速直插任县,可队伍突然停止,调转方向进城。
刚要详细询问,得知是丁原军令,他虽为不满,也只好耐着性子入城。
一座巍峨的主城府,丁原早就换上了一身锦缎,神情轻松,自由散漫,丝毫没有大战降临的紧迫感。
稳稳当当落在梨花椅子上,行动迟缓的拾起茶杯。
吕布、张辽、宋宪、魏续、郝萌、曹性等分批入座,众将皆披甲带锐,面色严肃,均十分诧异看着满是松弛感的丁原。
丁原漫不经心的品了一口茶,眼睛微微眯起,好似在回味着茗茶清香,他转眼望向脸色紧张的众将,
不由轻笑道:“诸位为何感到如此紧迫,取梁城未经贼寇袭扰,百姓富足,何处来得危险。
此茶清新香糯,久聚不散,令人回味无穷,各位何不静下心来品茗。
此地距离任县还有数百里,狼骑视湖泊菏泽似若无物,待大军修整一番,一昼夜急速出兵,叛军如何能料到兵马奇袭。”
吕布等对丁原行为困惑不已,相互间望了一眼,这些道理他们那里不知道,这般解释完全不认同,
随即询问道:“刺史,左将军令我军极速奔袭任县,在敌军还未反应过来,迅速拿下城池,切断张曼成大军补给线,怎么突然滞留在曲梁城。
此举恐怕有违朝廷旨意,若敌军有了防备,骑兵缺乏攻城装备,定会无功而返,耽误时机,遭受责罚。”
丁原脸上浮现淡淡笑意,他若有所思的打量着周围将领,发现他们均是赞同吕布所言。
脸上战意盎然,大有与敌军一较高下之意,想到多加隐瞒肯定引发不满。
轻咳一声,手中捧着青色花纹茶杯,慢慢悠悠解释道:
“诸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并非本刺史不想突袭敌军,而是早就来不及了,你们就不想想左将军为何要在邺城停留三日。
不管我们如何加快速度,任县必然经营得固若金汤,仅凭这万余骑兵如何攻取城池?”
此言一出,众人皆震惊不已,心中感到一阵发颤,没想到汉军内部间相互不信任。
这是把自己人都骗过去了,若不是丁原及时窥探其中隐情,他们这上万骑兵恐怕要落入敌军圈套中了,此刻看向丁原的眼神也恭敬了许多。
吕布连忙收回不信任眼神,对着丁原毕恭毕敬道;
“刺史,您是何时知晓,左将军如此不信任并州将士,实在令人心寒,可屯兵在此不出也会落人口实。
大张旗鼓的派一支小股人马前往任县,好叫左将军知晓我军动向,也好给上面一个交代。
可....”
丁原的目光中转为柔和,颇带有审查意味,见对方眉头不展,显然是深有顾虑,却不能体会他话语中隐藏的深意。
他对这个勇猛有余,但智谋欠缺的义子感到无可奈何,宽慰道:
“奉先有何顾虑可倾诉而出,在场皆是并州人士,无需躲躲藏藏,可信赖之人。”
吕布瞪着眼睛看着丁原,脸上满是愤怒,声如洪钟,使大堂众人震耳发聩,
“刺史,朝廷如此不信任我等边疆部队,实在令人心寒,并州士卒怎可甘愿做朝廷马前卒。
末将以为我军应该趁早抽身巨鹿,率领仅存的骑兵返回驻地,坐等天下大变。
近日军中常有流言,言称鲜卑豪、南部匈奴似乎有侵占并州,南下征战之意。
此刻我军精锐皆在河北,并州兵力空虚,雁门、云中、五原、朔方均是些老弱病残。
一旦胡人南侵,并州北方重要关隘必然落入敌手,再要收回可就太难了。
若巨鹿战场再失利,汉朝必然岌岌可危。
刺史精兵葬身此地,连根基都丧失殆尽,剩余将士也无家可归,恳请刺史三丝!”
丁原先是一愣,其他人也是瞠目结舌,都呆呆看着这平日里头脑简单的吕布。
没想到此人还有如此见识,所以全都在心中下意识留一个心思。
丁原很快就反应过来,有些诧异的问道:
“奉先,莫非你对皇甫嵩没有信心,朝廷各路援军聚集在此地,黄巾军不过是一群草寇,不足为虑。
汉军虽然在兵力上稍逊一筹,可战斗力却能碾压叛军,武临不过是侥幸胜了几场,你多虑了。
未战先却,难道是井陉口一战被打怕了,这可不是往日那个自诩无敌于世的飞将啊!”
张辽等将领对吕布所言,也是感到不可思议,那个威风凛凛的绝世猛将居然会害怕一伙流寇。
吕布对刺眼目光熟视无睹,自顾自分析道;
“诸位也太轻视武临了,我虽然仅与此交手一次,却也是占据了骑兵便利,加之对方并无死战之心,这才勉强冲出了重围。
若是同等兵力下对战,毫不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