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邺城决断

  邺城中央,一间占地几十亩大宅,用正房、东西厢房、回廊、门厅等围合起来的方形闭合院落,前后左右一进套一进的。

  一间几百平方空旷空间的重檐庑殿顶建筑,黑瓦屋顶、朱红柱子、砖砌台基。

  作为官府重地,均采用白涂料来抹正堂的内外墙,雕纹花砖铺砌的室内地面。

  重新掌权的皇甫嵩落在高位上,不复往日般纵横披靡,眉头紧锁,神情中隐藏着一丝不安与焦虑。

  他独坐高台上,一眼扫去,对所有人反应尽收眼底。

  堂下众人精神懈怠,对他完全是不管不顾,目中无人的瘫坐在桃木椅子上,其无所顾忌模样令袁氏二兄弟气上心头,极为不满。

  丁原、刘岱对众人反应也是充耳不闻,两人相视一眼,都不由露出一丝得意的嘲讽。

  因为,这正是他们计谋,两人兵权在手,更是辛苦多年攒下的家底,怎么可能平白无故为朝廷打工。

  如今,巨鹿战场将要开启决战,皇甫嵩仅存两万七拼八凑的杂兵,败军之将,如何能领导占地割据野心家。

  皇甫嵩也很是无奈,心知此战还需二人鼎力相助。

  即便有朝廷诏令,也不敢得罪他们,希望对方良心发现全力以赴,拯救濒临危局朝廷。

  因此,皇甫嵩是一忍再忍,为了大局着想选择退让,却越发加剧二人野心。

  见主将来的差不多了,皇甫嵩对着堂下人高声喊道:

  “诸位,决定朝廷命运时刻即将来临,望诸君同心协力,封侯拜相,匡正天朝,名垂青史,功莫大焉。”

  闻言,诸将皆是精神抖擞,目光中充斥着无数憧憬,就连落座于角落,垂头丧气的刘备也精神焕发。

  提前得到消息的丁原、刘岱神情毫无变化,则是表现得漫不经心,轻描淡写的打断道;

  “左将军,比起空口白话的不切实际,倒是一场实实在在的胜仗,才能激发屡战屡败的颓废士气!”

  袁绍身后的颜良、文丑,袁术身边的纪灵、桥蕤、刘勋等,皆是怒目而视,兵甲发出阵阵飒飒声。

  丁原见袁氏兄弟手下杀机四现,吕布、张辽、宋宪、魏续、郝萌、曹性,刘岱麾下大将鲍信、张超也是不遑多让,踏步上前,同样握紧利剑。

  特别是吕布身高九尺,虎体猿臂,彪腹狼腰,威慑众将,在气势上也不弱于人。

  皇甫嵩见堂中气氛紧张,不由大感头疼。

  这样一支内部争斗军队,人心不团结,还没开始大战就输了一头,对接下来剿灭贼寇感到忧心忡忡。

  “够了,诸位莫非还以为天朝人心所向,兵精粮足,远得人心,近得民望,固若金汤吗?

  尔等不思报国剿贼,却在此地勾心斗角,人心离散,莫不是让他人笑话?

  诸位若是不听从朝廷号召,畏惧贼寇势大,本将军也不想强人所难。

  请各位现在就出城离去,即便是仅剩一人,也会死战刀最后时刻。

  若起聚集天下之众,长驱西指,血战黄巾,胜利唾手可得,汉室可兴矣。”

  丁原、刘岱、袁绍、袁术皆是心神一震,目光中带有无与伦比的尊敬,随即也各自收起兵刃,静待皇甫嵩布置。

  皇甫嵩见诸将收敛杀意,阴沉似铁的肃穆神情方才缓和下来,深吸一口气,朗声道:

  “据前线军报,董卓入驻巨鹿,白饶、张曼成、彭脱、管亥进军巨鹿,几十万大军团团围困,董卓七万大军岌岌可危。

  如今,刘焉、陶谦皆赶往战场,我等也不可袖手旁观,巨鹿一日数封信件催促发兵。

  本将军愿提全部兵马北上,主动进攻黄巾军,为此战的困境破局。

  我军人数不足,且多是些州郡杂兵,三日内必须征召三万劳役,以协助大军运送粮草.

  各位无需担忧,一切后果皆由本将军承担,可大肆在城内征召民夫!”

  刘备心中大惊,虽然有所估计,但也提着胆子站出来反对,担忧道:

  “左将军,邺城人丁凋零,又因战乱疲于奔逃,城中百姓不足万户.

  短短三日,强征三万人,恐怕会激起民怨!”

  皇甫嵩颇为赞许看了刘备一眼,但也仅仅是一瞬即逝,脸色变得刚毅起来,用不可置疑严肃声音说道:

  “公以定乱为主,虽是仁心,但自古以来,治乱无常。

  吾何尝不知百姓即可,奈何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

  刘备不语,此刻他兄弟尽数散去,五千精兵仅剩下不过数百人,人微言轻,长叹一声后,也只好无可奈何退了下去。

  这时,沉默许久的陈宫敏锐察觉其中不对劲.

  若是要出兵巨鹿,何曾需要三日时间准备,即刻便可提一支军西进,耐不住提问道;

  “左将军,兵贵神速,可趁着敌军立足未稳,命一大将带一支精兵连夜奔袭,突袭警备不足的张曼成大军,扰乱叛军部署。

  武临退兵临城,必然回救不及时,我军内外信息连通,令叛军寝食难安,待其他兵马来援,可合兵一处大破之。”

  陈宫一语中的,其他人回味了过来,齐齐看着皇甫嵩,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