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五将战典韦

  董卓、曹操几人听闻人声喧哗,远处隐隐传来厮杀声,均是大感不妙。

  心中痛骂,究竟是那个蠢货,提前交兵,搅乱战局。

  行至半途,一骑兵踏雪而来,扑棱几声,翻身滚落下马,

  哭喊道:“请都刺史救济我们城主,战场危急,叛军凶恶异常,我军快顶不住了。

  一个照面,军队四分五裂,毫无抵抗之力。”

  几人没有关注其他,听见战局溃败如此之迅速,均是脸色大变,暗道不好。

  立即令华雄、李傕、郭汜、曹仁、夏侯惇,五将齐出,先行领三千军前去。

  五将闻听局势危险,料想又是那厮带兵出战,顿感胸中火热,都想要洗刷耻辱。

  积雪深厚,行动缓慢,半个小时后,一支兵马,若墨玉丝带,缓缓出现,一队展开,占据一里范围。

  武临眉头微挑,城外几里处火星晃动,粗略看去,不下三千兵马,

  沉思道:“汉军援兵已到,其中必有数位猛将,只是不知出现几位,暗中潜伏几位。

  又见城外,一万多人搅乱在一起,汉军虽败,却还在苦苦坚持,显然是知晓援军即将到来。

  战圈扩展一公里,无数火把似群星晃荡,叫喊声,兵器断裂声,响彻云霄。

  一支千人部队,于乱军中左右冲杀,汉军朝外围延展,企图依靠人数优势,逐渐耗尽他们力气。

  雪深难行,经历一番乱斗,剩余汉军集结起来,虽不过三四千人,依然与典韦对峙。

  一万汉军,遭受突然袭击,逃跑了大半,其余皆殒命当场。

  我军士气高昂,与敌军旗鼓相当,人数上势均力敌。

  看来双方之战,将会进入下一场,才能分出胜负。

  奈何汉军援兵抵达,其后至少有两万大军,仅凭着三千人,怕是难以维持。”

  又望了望那片漆黑密林,不知徐晃、周仓到了何地,料想这边大战一起,后方必会大举攻城。

  场中,典韦眼神凶狠,冷漠凝视前方败军,无视两侧溃逃之兵,也知决战将至。

  突然,远方天际,数千部队高举火把,仿佛一条千米火龙,掀翻脚下积雪。

  气势汹汹,好似巨涛怒浪,喊声遍布旷野,传出极远距离,大地震荡,只感觉天旋地转。

  似乎四面八方,均有敌军涌杀上来,天地间全是敌人。

  战刀明亮,恍惚间,置身于深林中,极目远望,皆沾满敌军。

  人群臃肿,充斥空间,只见人头攒动,蜂拥林立。

  好似仰望险山,壁立千仞,巍峨连绵,重重叠叠,山峦起伏,山脉横接,峻石奇峰,比比皆是。

  又似置身皇城,宫殿绵延,辉煌大气,雕栏画栋,层林起伏,柱石密布,碧瓦红墙,蜿蜒曲折,绵延不绝。

  满目殿堂,建筑群落,充塞空间,恍恍惚惚,绚烂耀眼,窒息压迫,接踵而至。

  黄巾军只感觉头晕目眩,里里外外,遍布敌军,对方嘶哑怒喝,耳目失聪。

  汉军正收缩包围圈,两倍之敌,不过尔尔。

  汉军精锐,又远道而来,一方养精蓄锐,一方精神疲惫,局势明显不利。

  两军对垒,战将愤怒,典韦见到败将,哈哈大笑,

  嘲讽道:“我道是谁领兵而来,原来是你们这些手下败将,怎么?

  之前教训还不够,还想吃吃苦头,这么大阵仗,是想依靠人数取胜吗?

  仅仅装大声势,是意图吓唬,还是群攻?

  放马过来,你们五人可还记得,爷爷手中双戟,别以为人多,就会惧怕,看我不斩杀尔等。

  免得你们浪费粮食,趁早投胎重练,十八年后,还在沙场中,静待诸位复仇。”

  这番嘲笑,揭露几人丑闻,令其面红耳赤,羞愧难当,士兵面面相觑,窃窃私语。

  五将怒冲心田,眼眶遍布血丝,脸颊鼓鼓,大口喘气,身形起伏,气得浑身颤抖。

  华雄怒吼道:“贼将安敢如此辱我!你是感觉我手中大刀不锋利否?

  其他人无需帮忙,静待本将军前去斩杀贼将首级,为我西凉将士正面。

  不过是区区一名反贼,如何能当,煌煌天威。”

  随即横刀拍马而且,李傕、郭汜二将还想拦截,却见其快如闪电,眨眼间,二人就缠斗在一起。

  麾下士兵齐齐注视,均未选择出击,四将照顾华雄颜面。

  在一旁伺机窥视,避免其被斩落下马,血战沙场。

  只听哐当几声,两人开始短兵相接,华雄点满怒气值,愤怒出击,招式迅猛,动作敏捷。

  典韦血战多日,早已熟悉汉将招式,又自持勇猛,双戟左右横挡,从而化解华雄攻势。

  华雄含怒凌空劈砍,直取典韦头颅,只闻风声呼啸。

  兵刃破空凛冽,双臂齐发,势大力沉,即便前方是千斤巨石,也能劈成两半。

  典韦临危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