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什么是圣女的责任

  话说张宁一行人行至辰时(07:00-09:00)。

  天光大明,熹光闪烁映入行人的世界,一片苍凉。

  一步一血肉、十步一悲鸣、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一幅荒茫末世。

  “黄巾军起义又在其基础上,造就出这片凄凉残破的乱世,世道本就破烂不堪,如今百姓们连性命都难以保存。”

  “遥记起汉朝统治下的黎民百姓,衣不果腹、严刑酷法、草菅人命、导致百姓妻离子散,为了一口吃的卖儿卖女。”

  “但是,战争导致人们短时间内大规模、大批次的死亡。”

  “朝廷腐朽的统治,是对百姓是敲骨吸血,以仁义、道德、酷法为面罩,掩饰他们漠视生命,假仁假义的嗜血本性。”

  “父亲领导无数农民企图推翻,这腐败无能吃人的世道,可却不法实现天下大吉的理想。”

  “一遍又一遍的,把处于水深火热的百姓,推入更加血腥淋淋的现实。”

  “此刻,张宁不知道何为真实,迷茫、恐惧、悲悯、无助、无奈、叹息、失望、空洞、无言,不知道何处才会存在那片纯净美好土地。”

  想到死去的父亲,还有过去那个温馨和谐的家园。

  忽然间,城门口那抹清晰的微光浮现在她脑海中。

  望着戚戚悲伤的圣女,亲卫安慰道:“圣女莫要难过,人公将军肯定会没事的。”

  “张牛角渠帅身为天公将军的亲信,当会保障圣女安然无恙,我等也会誓死保卫圣女安全。”

  听闻此言,张宁没有说话,只是停止了哭泣,抛弃令人不安的情绪,在泥泞宽大的官道上,骑着马缓慢艰辛的朝着远方远去。

  中午时分,她们到达了博陵城十里处。

  公孙瓒率领两千白马义从,到处搜寻所谓的战功。

  此地驻扎的袁绍、公孙瓒,正在派兵抓捕昨晚战败,四处逃跑到博陵的黄巾败军。

  张宁一行数十人的庞大功绩,一出现在城外就被汉军发现了。

  身边的亲卫见形势危机,面带苦涩道:“你们二人迅速带领圣女离开此地。

  只有朝西面的太行山而去,那里的黑山军才能保护圣女的安全。”

  说完,带领剩下的所有人马朝汉军拼命。

  接到命令的黄巾力士,毫不迟疑的带着张宁拍马逃离。

  面对公孙瓒手下精锐骑兵,黄巾军抵抗一时三刻便被屠杀殆尽。

  见到贼兵是为了护卫一女子,顿时明白这是一条大鱼,剩下的十几位骑兵领兵追杀而去。

  博陵城内的张牛角听闻,昨夜张宝率领大军与汉军在城外野战。

  不仅全军覆没,张宝战死,连自己前往支援的一万五大军也灰飞烟灭了。

  毕竟城内不到两万人马,成为虎视眈眈的公孙瓒、袁绍等人。

  现在属于是逃也逃不掉,打也打不过,会议堂上一片惨淡。

  “渠帅,我们应该趁着汉军主力还未达到之际,连夜弃盱眙而走。

  离此地三百里处的太行山,是我等唯一的生路。”

  一名将领见渠帅没了主意,献上自己的意见。

  “我也知道汉军不日即可抵达博陵,城外公孙瓒的两千精锐骑兵,是我等离开的一大阻碍。”

  张牛角无奈的说道。

  “渠帅,末将愿率领八千人马作为诱饵,为将军出城做掩护。”

  说话之人是薛兰,身居黄巾军司马,有着二流武将的实力。

  “好,薛司马正是忠义无双,本渠帅便拨一万人给你。”

  张牛角为有人做诱饵,掩护自己等人逃离争取时间,对其大肆赞赏,赠其金帛财物无数。

  “根据城外斥候探知的消息,五千汉军携带四万老幼妇孺前来,今天就可抵达博陵。”

  又补充道:“今夜撤离就是最好的时机,汉军立足未稳,即使对方有所防备也大概率会成功。”

  “薛兰从南门而出,直接进攻汉军大营,我等率领剩余万人从西门离去。”

  “诸位速速下去安排撤离事宜,若有懈怠,定斩不赦。”

  黄巾诸将领命离去,今夜注定会有一场惨烈的厮杀。

  傍晚时分,五千精锐骑兵和五千步兵,押运四万余名百姓抵达博陵城。

  两城距离百里,皇甫嵩显然考虑到博陵黄巾军听闻张宝战败,肯定会连夜弃城而逃。

  刚刚整顿好骑兵,就下令兵马连夜出发,以防贼军逃离。

  公孙瓒、袁绍等人接待前来的援军将领,袁绍坐在主位,其他人左右而坐。

  “张牛角可能会在今夜弃城而逃,不知道将军带来多少兵马,左将军有何吩咐?”

  见到诸位坐定,袁绍急切的询问骑兵校尉。

  “袁校尉不必着急,左将军命我全权等听令也袁校尉。”

  骑兵校尉谄媚的说道。

&emsp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