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五万汉军围困

  回到营地后,几人裹着脏乱的衣裳,拖着疲惫的身体,紧挨着一起沉沉的睡着了。

  天光微明,武临等人被马队长叫醒了,

  一想到城外郭典的两万州郡军,正散散落落的均匀分布在四门,

  “顿时觉得张宝这蠢货完全不懂兵法。

  区区两万世家兵而已,昨晚就应趁其立足未稳。

  及时出城发起进攻,打破汉军的围困,以挽回局势。”

  武临遥望紧闭的北门,北门位置紧靠博陵。

  两城距离百二十里,两天急行军即可抵达,

  但这唯一的支援军注定是来不了了。

  博陵城驻扎有张牛角的三万黄巾军。

  此时正被公孙瓒和率领两千白马义从,以及袁绍五千世家杂兵围困。

  汉军估计等皇甫嵩的三万大军抵达,就会开始攻城。

  身边的黄巾士卒谈论到:

  “听说昨晚人公将军召集各位渠帅商量对策,

  但是没有任何对策,还是决定死守下曲阳城。

  想等待张牛角率军解围,可博陵城也被围困,哪里来的援军?”

  “连普通士卒都知道局势危急,更何况黄巾军的高层。

  估计张宝是被皇甫嵩打的军心涣散,连抵抗的勇气的丧失了。

  完全是一群待宰的羔羊,形势对我方完全不利啊!。”

  武临感慨道:“真是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

  怪不得历史上的农民军起义都失败了。”

  围城的第三天,皇甫嵩率领三万大军抵达城外,

  安营扎寨后,便召集将领商议攻城的事情。

  “大军连日行军,士卒们身心疲惫,

  等大军休整一日,明日午时三刻攻城,城破时不留任何一个俘虏。”

  郭典问到:“是否先进行招降,毕竟那是十万人啊!

  如果同广宗般屠城,必然导致黄巾军拼死抵抗,徒增加士兵的伤亡。”

  皇甫嵩坚定答道:

  “这些黄巾军反贼扰乱朝廷安定,祸乱四方。

  一路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导致沿途的百姓流离失所。

  无数世家豪族的堡垒倾毁,必须斩尽杀绝一个不留。

  以此威慑天下人心,重振朝廷威严。”

  在座的诸位将领也赞同屠城,毕竟他们平叛就是为了军功。

  反正死的只是些反贼、贱民,在他们看来黄巾军皆是白白捡来的功勋。

  曹操也率领两千族兵,一路跟随皇甫嵩征讨黄巾军,

  他震惊的看着大帐内诸将,他们你一言我一句的就决定了十万人的生死。

  前不久广宗城的留下的鲜血还未干涸,才多久下曲阳城也要步入后尘了。

  一旁的曹仁看着曹操阴晴变幻的脸,本想说什么就被曹操犀利的眼神制止住。

  低头小声说道:

  “我们只是来支援的,一切责任和骂名自然有他人承担。”

  这个时候的曹操,还是那一心匡扶汉室,一心为民的忠臣子。

  皇甫嵩注意到郭典难看的神色,随后道出了原因:“

  城内有近十万人,再加上我们的五万大军。

  十几万人的吃喝需要几十万担粮草。

  我们此次只带了四万担粮食,只够我方大军使用不足月余。

  岂能有多余的粮食供给反贼,所以只能施行屠城政策,大军无力供养俘虏。”

  确定好战计划后,皇甫嵩屏退众人离去。

  巨鹿太守郭典也只能长叹一声,感到无力挽救城内无辜的百姓,便退出了大营。

  此时的下曲阳城一片慌乱,

  坐在主位上的张宝察觉到大帐内凝重的气氛,

  开口到:

  “如今皇甫嵩大军已经抵达城外,

  预计明天就会攻城,各位是否有应对的策略?”

  众人沉默不语,毕竟地公将军张梁刚在广宗城战死。

  城内的兵力仅仅四万,其他都是老幼妇孺。

  面对城外汉军的五万大军,

  黄巾军却是一群残兵败将,近期接连的战败也导致士气更加的低迷。

  在外无援军的困境下,下曲阳城守不守的住还是一个未知数。

  一名渠帅提议道:

  “此地距离博陵城仅仅百里,之前就发信联络张牛角渠帅支援。

&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