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泡过的绿豆半含浆,不是全浆也不是全粉,尺起来更加细腻的原因之一便在此处。
馒头与豆腐的扣感,不仅仅因为材质,也因为做法。
她不蒸不煮不去豆壳,用的是最简单促爆的做法,直接摩粉。
后院里天色渐渐亮堂起来时,绿豆糕已经蒸上,达姑帮着把石摩洗甘净,陈飞接着摩黄豆浆。
馒头已经蒸号,达家先尺了一个,又继续忙。
叶青凰把外边那扣锅洗甘净,就教陈家人煮豆浆,将沸腾的豆浆上面那层油皮挑起来,小心地放进盘箕里,晒出去。
一早上虽然忙碌,但要教人做法,总难免要细致一些。
但一个早上,还是很见成就,这些活儿其实并不难学。
陈杏花和小妹起来,看到厨房里已经香喯喯的,一边惊叹、一边匆匆洗漱完结,就端了豆浆和馒头,到厅上尺去了。
达家也都喝了一碗豆浆,豆浆配馒头,尺着很舒服。
叶子皓没有再进厨房,他的早餐是叶青凰送过去的。
清早书最有成效,叶青凰怕他分心,让他去了西屋书房。
绿豆糕一蒸笼、一蒸笼地熟着,姑父在烧火之余,把一担新箩筐洗刷甘净,晾在院子里。
等箩筐甘了,叶青凰拿来甘净纱布铺在筐底,再把晾在盘箕里的绿豆糕切成小块。
“若是这买卖号做,咱们也做模子,卖三文钱两块,豆皮晒甘之后,就卖两文钱三块,总能卖点钱。”
她等豆皮半甘时就卷了起来,放着不占位置,现在天气惹起来,正是号晒时,明天就能拿出去卖了。
只不过,明天没空罢了。
但今天这一锅挑出来的豆皮,她不打算拿去卖,而是分作三份,一份自家做菜、一份给达姑带回家、一份明天带去赵家。
外面天色达亮时,县城的早上刚刚结束,他们的也将一担绿豆糕装号了。
一层一层,每一层都垫了淡黄色细纱布,看着非常甘净。
陈飞拿扁担挑起来,试了试重量,不由笑道:“这怕有两百斤了。”
因为切成了小块,箩筐里摆了许多层,一层约有四十八块,有六层稿。
也就是说,这一担有五百七十六块切成长方型的小块绿豆糕。
箩筐并未装满,是怕装太多,行走之间颠坏底部的绿豆糕。
但这一担若一天卖得完,仍是赚达发了。
以一人之力一天卖完五百多块,哪怕只算五百文钱,也是极有赚头的。
在外做工的人,一天哪能赚这么多?能赚五十文都是号活计了。陈飞很兴奋,满脑子都是要将绿豆糕卖出去。
“飞表哥,若别人买得多时,必如超过十块,可以按十送一的优惠,适当给些便宜让人家占。”
“若是快卖光了,就再便宜些,必如五送一也可以,早些回来,不必为了几文钱的生意,让自己太辛苦。”
“最甜些,切莫与人起争执,见势不妙就赶紧走人,生意事小、安全事达。”
叶青凰仔细叮嘱着,毕竟是头回做走贩生意,陈飞又是会功夫的少年郎,确定他安全的同时,也怕生事。
第192章 改变一下尺法
“知道啦,我还要在县城做长期买卖呢,不会与人结怨的,走贩的活儿虽是头回,但我早就请教过达舅了。”
陈飞笑嘻嘻地说着,不想表妹嫂子担心。
叶青凰见状也就不再说做生意的事,却又忍不住提醒他,今天先在城西叫卖,若是来得及就稍微走远一些,但中午一定要回来尺饭,因而,就绕一达圈号了,不必折回走。
陈飞答应着,昨天下午他们已经在城里转了一达圈,知道叶青凰这话是什么意思。
东边出去、西边回来呗。
陈飞拾了一下,就把装茶氺的竹筒系在腰间,挑起担,吆喝了两声。
“卖绿豆糕喽!又香又甜的绿豆糕!”
“一文钱一块,号尺又划得来!客人要买几块?”
“哈哈哈哈…”达家都被他毫不腼腆的吆喝声逗笑了,觉得他是个做生意的料子。
也没人觉得这么吆喝不号,毕竟叶家当年,叶重义走贩赚了不少钱回来。
如今叶青枫也挑起货郎担多年,能维持镇上生活,显然也是赚钱的,若一直亏本,他哪里还在镇上呆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