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周主决意伐齐国 将士整装待出发

  却说齐主高纬,那真是昏庸无道到了极点。

  他整日沉溺于酒色之中,把国家大事一股脑儿地扔给了身边那些小人。

  你瞧瞧,穆提婆母子、韩长鸾、高阿那肱这些家伙,一个个都手握大权,

  在朝堂上耀武扬威。

  这还不算完,就连宦官邓长颙、陈德信之流,也都能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真真是乱了套了。

  还有那旧苍头刘桃枝,以及宫里宫外那些得宠的臣子,全都被高纬封了高官厚禄。

  一时间,封王的有一百多人,开府的有一千多人,仪同三司的更是数都数不过来。

  更离谱的是,那些唱戏的优伶、装神弄鬼的巫觋,也都跟着沾光,得了荣耀的封赏。

  甚至就连他养的狗、马、鹰,都被赐了仪同、郡君的名号,还能领俸禄呢!

  “陛下,这官职岂能如此随意封赏啊!”

  有忠臣看不下去,冒死进谏。

  高纬却满不在乎地摆摆手:“朕乐意,你们管得着吗?”

  在这朝堂之上,官员的升迁全靠贿赂,打官司也只看谁给的钱多。

  一场戏演下来,赏赐动不动就是几万钱。

  没过多久,国库就空了。高纬没办法,只好下令让郡县卖官鬻爵,用卖官得来的钱充当赏赐。

  这可苦了老百姓,日子过得苦不堪言,街头巷尾到处都是乞讨的人。

  可高纬呢,根本不管百姓死活。

  他还在华林园旁边建了个贫儿村,自己穿上破破烂烂的衣服,扮成乞丐向人讨饭,把这当成一种乐子。

  这消息一传进周廷,周主宇文邕心里就盘算开了:得伐齐!

  他立马亲临射宫,检阅军队,操练武艺,那场面,热闹得很。

  他还下令进封齐公宇文宪,卫公宇文直等一众兄弟,全都封了王。

  周主邕正打算召集大臣们商量出兵的事儿。

  突然,宫里传来消息,太后叱奴氏病了。

  太医们忙前忙后,药一碗一碗地灌,可就是不见好,没几天,太后就走了。

  周主邕悲痛万分,按照规矩,得居庐守制。

  他天天守在灵堂,早晚就喝点粥,每顿就只吃一小把米,还让太子宇文赟总理朝政。

  大臣们看不下去了,纷纷上表,劝他节哀,保重龙体。

  过了好些日子,周主邕才下令恢复正常饮食。

  到了太后下葬那天,周主邕光着脚,一步一步走到陵墓旁,哭得那叫一个伤心,把心里的悲痛都哭了出来。

  他还下诏,要行三年丧礼。不过,百官以下,葬礼结束就可以脱下丧服了。

  这时候,卫王宇文直心里打起了小算盘。

  他跑到周主邕面前,诬陷齐王宇文宪:“陛下,那齐王根本没把太后的丧事当回事儿,照样喝酒吃肉,跟平时没啥两样!”

  周主邕一听,脸色立马就变了,严肃地说:“我和齐王虽是同父异母,都不是正室所生。

  但他看我继承了大统,所以和我一起守丧。

  你是太后的亲儿子,我的同母弟弟。

  你该好好努力,管好自己,怎么还有闲工夫去说别人!”

  宇文直碰了一鼻子灰,灰溜溜地走了。

  其实啊,这周主邕一直崇尚儒学。

  他觉得儒学里的那些道理,能让人明事理、懂规矩。

  他常常跑到太学里,和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坐在一起,听他们讲讲过去的事儿,听听他们的建议。

  他这么做,就是要遵守古礼,让大家都明白,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能丢。

  在他心里,这古礼就像一座灯塔,指引着周朝走向更好的未来。

  话说那嗣主啊,不知怎的,竟下令禁止佛道二教。

  一时间,佛寺道观里的经像全被毁了,僧人道士也都被勒令还俗。

  不仅如此,所有祀典里没记载的淫祠,统统被改成了官署。

  更离谱的是,还允许各位王爷挑选这些地方居住。

  卫王直呢,偏挑了个偏僻的地儿当自己的宅子。

  齐王宪瞧见了,就劝他:“老弟啊,你儿女都一大群了,住的地方得宽敞些,咋选这么个破宅子?”

  卫王直一脸怅然,没好气地回道:“我自己都没个容身之所,还管啥儿女!”

  齐王宪一听,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这卫王直心里有怨气,暗暗留了个心眼。

  这天,周主邕要去云阳宫。

  临走前,留下右宫正尉迟运等人,辅佐太子赟留守京城。

  卫王直呢,装病不跟着去。

  等周主邕的车驾走远了,卫王直立马露出了真面目。

  他纠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