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陈蒨继位朝纲立 高洋作恶民怨积

...”

  “百姓还吃不饱呢!”

  皇帝把筷子一放,“以后每餐不许超过四样菜。”

  他请客吃饭更简单,用的都是瓦碗蚌盘。

  后宫妃嫔们穿的衣服都不许绣花,更别说戴金首饰了。

  歌舞表演?

  想都别想!

  宫里严禁这些享乐。

  “陛下,这样会不会太......”

  皇后欲言又止。

  “太什么?”

  皇帝反问,“梁朝怎么亡的?

  不就是骄奢淫逸!”

  朝野上下都夸他是明君。

  可背地里,老百姓的议论就没停过。

  “听说先帝的位子......”

  茶摊上,一个老汉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嘘!不要命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同伴赶紧捂住他的嘴。

  确实,陈霸先的江山来得不光彩。

  他再英明,也逃不掉“篡位”的骂名。

  结果呢?

  国土比宋、齐、梁时都小,在位才三年就死了,享年五十七岁。

  最惨的是,连个送终的儿子都没有。

  宫里的老太监常跟小太监们念叨:“看见没?

  光有聪明才智没用,还得讲德行。

  靠耍手段得天下,终究坐不稳啊!”

  这话传到皇帝耳朵里,他也只能苦笑。

  可不是么?武力能打天下,仁德才能守天下。

  可惜,这个道理他明白得太晚了。

  至于后来的事,那就说来话长了。

  且说这高洋啊,当上皇帝后越发荒淫残暴。

  他嫌宫殿不够奢华,又大兴土木,造了三座高台。

  百姓们被强征去修长城,从东到西,足足三千里。

  民力耗尽,怨声载道。

  这一年,黄河两岸突然闹起蝗灾。

  黑压压的蝗虫遮天蔽日,所过之处,庄稼啃得精光。

  百姓们望着光秃秃的田地,欲哭无泪。

  高洋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今年收成怕是要完。”

  他转头问魏郡丞崔叔瓒:“这蝗灾怎么回事?”

  崔叔瓒是个耿直人,直言道:“陛下,《五行志》上说,大兴土木,不顾农时,必招蝗灾。

  如今您外修长城,内建三台,劳民伤财,正应了天象。”

  高洋一听,脸色骤变,拍案大骂:“放肆!你敢说朕的不是?”

  左右侍卫见状,立刻冲上前,按住崔叔瓒。

  高洋冷笑:“既然你这么懂天象,不如尝尝粪水的滋味!”

  即使左右殴击,且把他倒浸厕中,使尝粪味。

  侍卫们揪住崔叔瓒的头发,将他头朝下按进粪坑。

  恶臭扑鼻,崔叔瓒拼命挣扎,却无济于事。

  片刻后,高洋一挥手:“拖出来!”

  侍卫们拽着崔叔瓒的脚,把他从粪坑里拉出来。

  他浑身湿透,臭不可闻,趴在地上干呕不止。

  高洋居高临下,冷笑道:“崔爱卿,粪味如何?”

  崔叔瓒喘着粗气,心中悲愤,却不敢再言。

  他只能默默擦去脸上的污秽,踉跄着离开皇宫。

  叔瓒无可奈何,只好自认晦气罢了。

  走在街上,路人纷纷掩鼻避让。

  崔叔瓒苦笑一声,心想:“这世道,说真话竟比粪水还臭。”

  先是齐国有个术士,预言道:“灭亡高氏的人,必穿黑衣。”

  北齐皇帝高洋听了,心里直打鼓。

  他问左右侍从:“天下什么东西最黑?”

  侍从们面面相觑,答道:“要说最黑,那肯定是漆了。”

  高洋眉头一皱,心里琢磨开了。

  他想:“漆……‘七’?

  莫非应在排行第七的人身上?”

  他兄弟里,上党王高涣正好是老七。

  “来人!”
<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