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清官也断家务事

  杨元嗣看着宋江这个样子,心中也感慨万千。

  大宋的科举录取人数在所有封建王朝里都算是最多的了。

  就算是这样还有宋江一样对朝廷忠心耿耿又有本事的人怀才不遇。

  只靠着做文章选拔人才,还是不够的啊。

  卢进义倒是比宋江淡定的多,他开口问道:“敢问将军,我们左右两军是驻扎在汴梁还是外出就食啊?”

  杨元嗣笑着说道:“朝廷的意思是卢员外在齐州,宋大哥在青州,三年一轮换。”

  卢进义是青州人,朝廷是绝对不会让他在青州驻扎的,这一点大家都清楚。

  不过齐州和青州相距不远,两人互相也能有个照应。

  卢进义听完行了一礼,点了点头。

  这样神武军就有了前后左右中五军,每军万人规模,实力一跃成为禁军中最强大的一支部队。

  杨元嗣作为这支军队的都总管,官家特批拥有一支一千人的卫队,一时间成了朝中的新贵。

  杨府中整天宾客满座,犹如热闹的菜市场。

  杨元嗣不想也善于应付这种场面,索性就将这些俗语一起丢给了杨景川,名为历练。

  他却一个人也不带,自己偷偷去了李继恩家里,想去探探这个家伙的底。

  这小院跟上次来的时候简直是天翻地覆,从里到外的翻新了一遍,果然有钱就是好。

  杨元嗣刚进院就发现气氛不太对劲,李继恩跪在院子中间,满脸尴尬。

  旁边的石头凳子上坐了一个花枝招展的女子,约摸有个二十四五岁,满面风尘之色。

  李继恩的老娘则在屋内骂个不停,十分难听。

  杨元嗣则是装作充耳不闻,上前将李继恩扶起,笑道:“不知道李兄弟练的这是什么功夫?”

  旁边那女子嗤嗤笑道:“哎呀,这位莫不是杨无敌,果然十分俊俏,名不虚传!”

  李继恩急忙起身,将杨元嗣让进了偏房。

  他满脸通红的说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杨元嗣听得忍俊不禁。

  这李继恩老大不小,却不曾婚娶,主要原因是因为穷。

  他年轻的时候在延安府旧居曾经相好的邻居家姑娘,叫作翠莲。

  想不到再见面的时候翠莲已经被卖入了天香楼,真是命途多舛。

  这翠莲非但不嫌弃李继恩没钱,反而还时常接济他些,这李继恩都记在心上。

  等到这次出征归来,李继恩分得了不少赏钱,第一件事就是将翠莲赎身。

  可是李家老太太却是以死相逼,怎么也不让一个风尘女子进门,才有了现在这个尴尬场面。

  杨元嗣对付这个老太太已经有了经验,拍着胸脯对李继恩担保能说服她。

  李继恩将信将疑,翠莲虽然还在强颜欢笑,眼睛里已经有了五分凄凉。

  杨元嗣推门而入,这李老太已经知道了他的身份,急忙起来行礼。

  有了上次的成功经验,对付这老太太手到擒来。

  说服她只要两点,第一是翠莲先娶来家做妾,第二是如果李继恩因为这件事影响他升任指挥使,一切后果由老太你承担。

  李老太一听李继恩要升指挥使,眼睛都直了,他老李家八辈也没有个指挥使啊。

  杨元嗣之后的话她真没有听进去多少,如果李继恩真的能升指挥使,其他的都是小事情。

  所以当杨元嗣走出来,将结果告诉李继恩的时候,外面的两个人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

  杨元嗣用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能将李老太说服,在李继恩眼里,犹如天神下凡。

  当李继恩听说杨元嗣要任命他为神武前指挥使的时候,更是幸福的有些眩晕。

  杨元嗣又拿出一千两银子,让他换一所大点儿的宅院,也雇佣几个仆人。

  李继恩双目含泪,跪在地上说道:“指挥使,我有些话……”

  杨元嗣还以为他要说些什么感谢的话,急忙将他拉了起来。

  后来杨元嗣回想起来,才知道自己错的多么离谱。

  解决完了李继恩的家事,杨元嗣感觉浑身轻松。

  他是不相信什么王霸之气的,人家跟了你,无非就是图个升官发财。

  世界上像杨景川和刘十三那样对待自己的人,可遇而不可强求。

  所以说还是真心换真心,真金换白银来的合理而真实。

  现在神武五军全部都有了着落,杨元嗣最关心的还是李继恩的前军。

  宋江和卢进义的兵源他并不担心,两个人在绿林上都是排的上号的巨擘,估计去投奔的都是些专业选手。

  卢进义的财力也用不着他多关心,宋江虽然不是个贪财的人,但是靠着朝廷发的饷银,显然养不出一支强军。

  杨元嗣跟宋江也谈过军饷的问题,以登州的财力就算是再养两军也不是问题。

  神武左军和右军从枢密院领了文书,又领了器械粮草,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