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最后的摩尼教徒【七】

  宋军见状士气越发高涨,杨信将手中的盾牌扔到一边,提着战刀加速朝着洞口冲了过去。

  他身材高大,步子也大,加速起来冲击力十足。

  那石头围墙对于别人来说可能翻越困难,可是杨信身高一丈开外。

  他将手稍微在石墙上扶了一扶,一下子跳了过去。

  三五个叛军挺着长枪刺了过来,杨信用战刀一压,将那七八支枪夹在腋下。

  李继恩跟在杨信后面跳了进来,手起刀落将前面持枪的叛军一连砍倒了七八个。

  神武军的军卒们也奋勇向前,大刀长枪刺的叛军纷纷后退。

  叛军的战斗力本来就不如神武军,这种地形又列不出队列来,多数只能是一对一或者几对几的厮杀。

  神武军严酷的训练和高超的个人勇武就展现出作用来了,叛军根本无法抵挡。

  况且随后还有禁军和西军的大队,他们打逆风仗可能不行,但是这种顺风局都是勇往直前的。

  吕师囊站在高台上,知道大势已去,他双目流下泪来,对着亲卫们说道:“如此看来,咱们也只有跟着圣主去天国了。”

  亲卫们拿出装着猛火油的罐子浇在身上,毫无惧色。

  方肥哆哆嗦嗦的说道:“我早就说站在起事尚早,你们非不听……”

  他虽然害怕,手中的动作却也没有停下来,也将猛火油倒满了身上。

  吕师囊带头大喊:“熊熊烈火,燃我残躯!”

  其他的军卒也跟着高声诵读起来,接下来就是些晦涩难懂的语言。

  还在抵抗的那些军卒看着吕师囊都自焚了,更也失去了抵抗的勇气,跪在地上放下了兵器。

  神武军的军卒们开始收拢俘虏,其他的禁军杀的意犹未尽,还在砍刺那些跪地投降的叛军。

  杨元嗣急忙派自己的亲卫维持军纪,防止他们滥杀无辜。

  洞窟内的喊杀声逐渐停了下来,杨元嗣带着亲卫们巡视了一圈。

  这洞窟确实是天然的造化,宽阔能够容下万人,关键是还联通了一处峡谷。

  峡谷又是接连着的几个洞窟,在最后的几个洞窟里,花荣面色沉重的让杨元嗣过去看一下。

  杨元嗣赶到的时候,神武军已经在对俘虏们进行分类管理了。

  这些人连残军都算不上,全部都是半大的孩子和老弱妇孺。

  那些上了年纪的人眼中全部都是麻木和呆滞,年轻人则是眼神复杂,既有仇恨又有不甘。

  杨元嗣甚至有种感觉,他们很可能保留这段记忆,然后在多年后的某种时刻爆发。

  只要这种制度不变,那么同样的事情肯定会再次发生。

  关于怎么处置这些俘虏,杨元嗣也遇到了难题。

  按说他们都是方腊的残部,在古代这批人也能够算到十万大军里面的。

  刘光世搓着手说道:“我看不如将这些男丁一发砍了脑袋去领赏,反正都是些贼坯子!”

  刘镇也频频点头,旁边的禁军跃跃欲试。

  杨元嗣只能说道:“上天还有好生之德,这事还是上报给枢密使定夺吧。”

  刘镇倒是没有什么表示,刘光世脸上是一副不甘心的表情。

  圣公洞里面也有一些金银,倒是不多,最值钱的是方腊的印章和全套皇帝的仪仗。

  杨元嗣看到这些东西都非常新,方腊还不知道用过没用过呢?

  他又想起了方腊和自己说过的那些话,对于方腊这个人越发看不清了。

  杨元嗣命令将这些仪仗全部封存,等着交给童贯。

  刘十三看着一队队的俘虏押解下山,对元嗣说道:“这仗打的一点儿都不爽利,好没意思!”

  杨景川说道:“你又忘了被打的起不了床的时候了。”

  刘十三一直认为这是他征战生涯中莫大的耻辱,不允许别人提起。

  杨景川本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越来越沉稳,只是看见刘十三必然会和他斗嘴。

  杨元嗣却毫不在意,将他们两个拉到身边,一手一个将他们的头按了下去,悄悄说了几句话。

  杨景川满脸震惊,刘十三却高兴的手舞足蹈,急忙去找麻岩去了。

  麻岩和麻石兄弟二人,带领着二百多个同族弟兄拜别了山寨里的亲友,也加入了神武军。

  杨元嗣也很高兴,想不到在这里还能够得到这两员虎,以他们两个和这些蛮兵为核心,很快就能训练出一支出色的山地部队。

  如果能够撑过金国的三板斧,以后进攻东北的话,山地部队大有所为。

  方腊临死的时候给了杨元嗣一张地图,这张地图上标注的是方腊军的全部财宝。

  虽然方腊起事不到一年时间,但是他筹备这个事情用了二十年。

  杨元嗣理解不了方腊的心路历程,同样也理解不了吕师囊为什么要自焚。

  方腊具有改变天下的雄心壮志,也有悲天悯人的胸怀,只是他太过于相信天命。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