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状元王爷

  赵金儿脸色尴尬,缓缓说道:“你不要多心,爹爹肯定没有这个心思,必定是下边的人嚼舌根。”

  杨元嗣反应过来,这个皇城司肯定跟徽宗有关,也就没有深问。

  等到了宫城门外,一队禁军在守门,元嗣等人却是不能再往里送了。

  公主嘱咐道:“你以后不要再单骑出阵了,禁军虽不济,也有十万人可助力。”

  杨元嗣也只能苦笑点了点头,赵金儿又拉过一个小厮。

  这小厮叫作玲珑,长相机灵,说是有紧急情况可以代为传话。

  看着公主恋恋不舍的进了宫门,杨元嗣转头对花荣道:“这皇城司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花荣朝着地上吐了一口,气愤的说道:“都说官家被奸臣蒙蔽,我看他本来就是个昏君!”

  鲁达在旁边帮腔道:“说的好!”

  杨元嗣看他俩如此义愤填膺,急忙阻止道:“这是什么地方?噤声!”

  花荣还是一脸怒气的解释,杨元嗣才了解了他们愤怒的原因。

  皇城司职能大概相当于明朝的锦衣卫,属于皇帝亲自管辖的特务机构。

  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监视百官动态,渗透到军中和民间搜集情报。

  这群人叫作“察子”,往往会凭借手中的权力欺压百姓,勒索官员,甚至构陷忠良。

  在大宋军民眼中的风评是非常差劲,被他们盯上,不死也要掉一层皮。

  元嗣笑道:“想不到官家看着懦弱,还有这个手段。”

  花荣心想:刚才还叫我们噤声,你这话可更是大逆不道。

  这话他只敢在心里想,却也不敢说出来,赔笑道:“主人你又想岔了。”

  元嗣诧异道:“这又是为何,有话快说!”

  花荣说道:“官家整日花天酒地,哪里能顾得上这些,主管皇城司的人却是三皇子郓王赵楷。”

  杨元嗣点了点头,这个赵楷他有印象,说是跟赵金儿关系最好的一个皇子。

  他也明白了赵金儿为什么会如此尴尬,毕竟自己刚立大功,不给奖赏也就罢了,还给监视上了。

  花荣和鲁达的不忿也就有理由解释了。

  杨元嗣心里倒是无所谓,这大宋是怎么起家的赵大赵二比谁都清楚。

  他们自己的道德底线如此之低,对于别的武将更要小心提防。

  只是这重文抑武的政策难免矫枉过正了,才会出现八十万禁军无人可用的局面。

  只是这皇城司不知道实力如何,他们的情报倒是有可用的地方。

  “杨兄弟,找的你好苦!”

  一个穿着长衫的人一边大喊一边跑了过来。

  杨元嗣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的老朋友,太学生陈东。

  他遇见故人心里非常欢喜,向前将他一把抱起。

  陈东本来正要施礼,被他勒得满面通红,口里喊道:“成何体统,成何体统,杨兄快放我下来。”

  杨元嗣哈哈大笑,将他放在地上,又拉着他的手说道:“你来找我正好,正当痛饮三百杯!”

  陈东急忙推辞,“我找你有正经事……”

  杨元嗣哪里管他,几乎拖的他双脚离地到了驿馆。

  现在正是宵禁时刻,街巷里的酒楼饭店是指望不上了。

  不过有钱能使鬼推磨,花荣拿着银子去找枢密院的那个虞侯,不到一刻钟就整治了七八个菜,三坛子酒。

  杨元嗣拍开封泥,闻了闻坛子里的酒,喊道:“好酒!”

  花荣和鲁达也来相劝,陈东被迫一连干了三碗酒。

  他脸色酡红,佯怒道:“你们这是待客之道吗?”

  杨元嗣这个时候却正经了起来,他拱手道:“正是因为有求于陈大学士,我们兄弟三人才敢在此设宴啊。”

  陈东看他说的如此郑重,用筷子夹了一块上好的羊肉送入嘴里,慢条斯理的说道:“好说,好说。”

  元嗣放下酒碗,问道:“陈忠觉得郓王赵楷人物如何?”

  陈东心里一震,他今天要说的事情恰恰跟这个皇子有关。

  赵楷是徽宗的第三子,母亲王贵妃非常受宠,他本人也很受徽宗器重。

  这人聪明绝伦,饱读诗书,曾经化名去参加科举,居然中了状元。

  因为是皇子,为了避嫌所以被徽宗点为榜眼。

  成年后其他皇子都被安排在广亲宅集中居住,由提举宅事管理看管。

  徽宗却在金水门旁边给他建了一座大宅,亲笔题字“郓王府”。

  以上还能说是徽宗对他偏爱的话,那么让赵楷掌管皇城司背后的政治意味就耐人寻味了。

  赵楷和太傅梁师成和童贯都交往的十分密切,徽宗也放任不管。

  陈东的话虽然没有说的那么明显,不过杨元嗣现在的政治嗅觉也已经非常敏锐。

&em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