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风起太湖

  元嗣拉过童贯,说道:“事急从权,得罪相公了。”

  童贯还没有反应过来,他和卢进义上前将童贯的紫袍扒了下来。

  杨元嗣扫视了一眼,挑了一个跟童贯身材样貌都有六分相似的侍卫,将他的衣甲给童贯穿了。

  那侍卫反而穿了童贯的紫色袍子,戴着乌纱幞头。

  杨元嗣让卢进义和鲁达带着假童贯上了二楼,却让真童贯和杨信藏在一楼的屏风后面,童师礼也战战兢兢的跟着去了。

  他刚安排好这些,那些小船就开始发动了攻击。

  太湖里的宋军大战船有十几艘,方腊却是一艘也没有。

  只是湖面上全身他们的小船,数不胜数。

  这些人一看平时就演练过这种战术,他们将小船划到大船之下,开始用钩索抓住大船船身,蚁附登船。

  大船上的宋军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他们的船桨不知在水下被什么东西缠住,楼船又没有风帆,只能固守。

  战船上的床弩虽然威力大,但是射速慢,等叛军到了近前又没有了射击角度。

  那些方腊的水军却十分悍勇,他们被弓箭射的纷纷入水,刚上船就被砍断了手脚,却依然奋不顾身的往上爬。

  杨元嗣心中暗暗叫苦,这些人的战斗意志可不是常州那些叛军能比的,应该是遇到了方腊军的精锐了。

  整个太湖上面喊杀声四起,惨叫声,落水声,湖面上漂浮的尸体越来越多,仿佛一个修罗场。

  童贯的坐船和刘梦龙的帅船成了叛军重点攻击的目标。

  元嗣将自己的弓和箭都交给了杨信,这里不比陆地上,弓箭要留在最关键的地方。

  船头上已经有方腊军爬了上来,船上的宋军用长枪一连刺倒了十个人,他们却丝毫没有畏惧,前赴后继。

  他们都没穿铁甲,甚至有的还赤着脚,当然这些都是水军的标配。

  方腊军的武器是短刀鱼叉,确实不太精良,不过胜在人多。

  杨元嗣握着手中的长枪,脑子里面转的飞快。

  不远处刘梦龙的帅船眼看已经支撑不住了,刘梦龙站在二楼的露台上,因为侍卫只剩了十几个。

  他船头上又爬上来一个巨人,看身高跟杨信差不多,南方人很少有如此巨大的体型。

  那人虽然体型巨大,行动却是异常迅捷。

  他手里提着一对铁锤,左右挥舞,砸的宋军东倒西歪,眼看靠近了刘梦龙。

  周围的侍卫眼看抵挡不住,拉着刘梦龙想让他跳海。

  这刘梦龙终究是个武将,也有几分骨气,现在这种情况跳船也不能保证能逃出生天,不如拼命一搏。

  他拿着一柄剑刺死了一个爬上露台的贼军,却险些被后面的鱼叉刺中。

  旁边一个侍卫刚想将他拉开,却被那巨人一铁锤将脑袋砸的粉碎。

  巨人挥舞铁锤不到一刻钟就将侍卫们杀的一干二净。

  刘梦龙用手中剑朝着巨人腰间刺了过去,巨人却丝毫不在意,左手轻轻一挥,就将刘梦龙的剑打掉在地上。

  他右手用力,握住刘梦龙的脖子,将他踢了起来。

  刘梦龙不断挣扎,双腿踢在巨人胸膛上。

  那巨人恼怒,手上加力,只听“咔嚓”一声,刘梦龙的脖子被扭断,双臂垂了下来。

  旁边两个军卒将尸体架在栏杆上,几刀将他脑袋砍了下来。

  那巨人将刘梦龙的首级举了起来,大声喊道:“刘梦龙已死!”

  他的声音巨大,在嘈杂的战场上居然也能听的清楚。

  大宋水军眼看首领被杀,更是斗志全无。

  十几艘大宋战船已经被夺去了一大半,童贯船上的防线也已经退到了中间的位置。

  叛军之所以如此行进的艰难,是因为杨元嗣、卢进义和鲁达三人都是万人敌。

  虽然战船很巨大,但是挡不住登船的人越来多。

  杨元嗣不知道已经杀了多少人,甲板上已经血流成河,后面堆了一堆尸体。

  但是这样下去,战船被攻破就是时间问题了。

  那个假童贯在二楼已经吓如同筛糠,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元嗣提起枪往前进了三步,卢进义在左,鲁达在右,就凭着三个人竟然将叛军杀的退了七八步。

  这时候童贯的亲卫们已经没剩下多少人,童津胳膊上中了一枪,只用一只手在不停挥刀。

  杨元嗣心想决断的时刻就是现在了,

  他对着二楼的侍卫说到:“放火!”

  现在跳船风险太大,只能将战场搞浑才能增大逃跑的机会。

  俗话说水火无情,现在水有了,只差放火了。

  那侍卫听到了元嗣的叫喊,立即将油灯倒在地上,掏出火折子就点了起来。

  湖面上本来就有风,这下风助火势,几乎一瞬间整艘船都燃烧了起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