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内阁机制之五位宰相
p;这满朝文武,十万军民,又有几人能懂这御座之重?
昨夜烛火下,颜卿的刚直、王维的圆融、元载的闪烁、王忠嗣的沉稳、罗晓宁的果决……还有那方玉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指尖触及的温润与印泥的沉甸,是权力,更是枷锁。
这新朝的第一缕阳光,便已灼人。
袁思艺心领神会,那微抬的手指是“宣”的旨意。
他利落地转身,动作带着一种宫廷特有的韵律感。
从身后小太监高举的紫檀木托盘上,他取过另一卷同样明黄、但图案迥异的圣旨——与之前那份威严的龙纹不同,这份圣旨上精绣着翱翔的瑞鹤与翻涌的祥云,象征着恩典与新生。
他双手将其高高擎起,在阳光下展开,明黄的绸缎反射出柔和的光晕。
“诏曰——”袁思艺那标志性的尖细嗓音再次响起,穿透了广场的寂静,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宽仁与庄重,回荡在承天门前。
这份圣旨的内容,裴徽早已烂熟于心。
从最初的腹稿,到与颜真卿、王维、元载、王忠嗣、罗晓宁等重臣在紫宸殿的激烈争论,再到昨夜烛火摇曳下的最后定稿,每一个字都凝聚了心血、智慧与权力的博弈。
尤其是最后,当他的手指稳稳按下那方新鲜出炉的、用整块和田美玉雕琢的传国玉玺时,指尖传来的温润触感、朱砂印泥沉甸甸的份量,以及灯光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古朴篆字闪耀的微光,都让他灵魂深处为之震颤——一个属于裴徽、属于“天授”的时代,随着这方印玺的落下,确凿无疑地降临了。
圣旨的内容冗长而具体,是新帝登基的恩典与帝国新制的基石:
第一部分:大赦天下。
袁思艺的声音带着悲悯:“……上体天心,下恤民瘼……除十恶不赦之罪(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外,余罪皆减等论处……囚徒感泣,囹圄为之一空……”
这消息如同寒冬后的第一缕春风,瞬间抚慰了无数颗绝望的心。
在广场边缘专门划出的区域,一些身着粗布、面容憔悴的囚徒家属中,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压抑的、难以置信的抽泣声,很快汇成一片低低的呜咽。
一位白发老妪踉跄着跪倒在地,双手合十,对着御座方向连连叩首,干裂的嘴唇无声翕动,浑浊的泪水滴落在冰冷的石板上。
几个年轻的妇人紧紧抱在一起,肩膀剧烈地耸动,喜极而泣。这发自肺腑的悲喜,与广场中央的肃穆形成奇特的交响。
第二部分:蠲免恩典
袁思艺的语调转为温和:“……新元肇启,与民休息……特旨:天下赋税,蠲免三成,为期一载……徭役减半……务使耕者有其田,织者得温饱……”
这是最实在的惠民之举。在更外围的百姓观礼区,短暂的惊愕后,爆发出由衷的、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声浪滚滚,直冲云霄,震得广场两侧铜鹤香炉中的香烟都为之摇曳。
许多面黄肌瘦的农夫激动得涨红了脸,粗糙的大手用力拍打着同伴的肩膀;织工打扮的妇人则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水,低声念叨着“活路来了,活路真的来了”。
这欢呼是发自内心的拥戴,比任何朝贺的万岁声都更显真实。
第三部分:定鼎新制
袁思艺的声音陡然拔高,变得清晰、有力,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如同重锤敲击在每一位官员的心上。
这是满朝文武屏息凝神、翘首以盼的核心,空气仿佛凝固了:
“中枢改制,设内阁,为天子辅弼,总领国政……定员五至九,兹首开五席:严庄、颜真卿、王维、元载、罗晓宁……杜黄裳为秘书监,掌内阁机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