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颜真卿心中的矛盾
不是真正的中兴之兆?难道不是万民翘首以盼的福祉?!这江山,这社稷,说到底,不正是由这千千万万的黎民所构成的吗?!名分……名分难道比这活生生的‘民本’更重要吗?!” 最后一句反问,如同惊雷,直指颜真卿内心最顽固的坚守。
兄弟二人,一个沉稳剖析,字字如凿,凿开坚冰;一个激昂陈词,句句如火,点燃希望。
他们没有直接劝说颜真卿效忠裴徽,更没有指责他固执迂腐,只是将他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特别是裴徽那些切切实实的治国方略、爱民举措、不拘一格的用人手段,以及对他们颜家实实在在、恩同再造的救命大恩,桩桩件件,详实而恳切地道来,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冲击堤坝的洪涛。
他们的语气中,带着劫后余生的无限感慨,带着对裴徽发自内心的钦佩与信服,更带着对大唐未来、对天下苍生那一丝小心翼翼的、却无比真切的期盼。
颜真卿沉默地听着,如同一尊历经风雨侵蚀的古老石像。
紧锁的眉头并未完全舒展,那“名分不正”、“血脉存疑”的尖刺依旧深深扎在心底最深处,传来阵阵尖锐的痛楚。
然而,他那紧握的、几乎要将指甲嵌入掌心、掐出血来的拳头,却在不经意间,极其缓慢地、微微地松开了些许。
指节处因用力过猛而失去的血色,正一点点艰难地恢复。
兄长颜杲卿的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从不阿谀奉承,他是深知的,从不说一句违心之语;
弟弟颜允臧的激动热忱、赤子之心,更是做不得伪。
裴徽的所作所为,尤其是那句振聋发聩的“岂可为一己虚名而伤国本”,如同九天惊雷化作的重锤,狠狠地、精准地击中了他心中那“为公为民”、“社稷为重”、“民为邦本”的信念核心。
这核心,与他所恪守的“忠君”礼法,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烈碰撞。
家国天下,忠义纲常……当虚悬的、模糊不清的“名分”与现实的、沉甸甸的“国本”、“民生”发生如此剧烈的冲突时,孰轻?孰重?
他内心那架以“忠君”为至高圭臬的天平,在兄长弟弟陈述的冰冷事实与炽热情感交织的洪流冲击下,在激烈的、如同战场厮杀般的自我辩论中,开始剧烈地摇晃、颠簸,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那扇因愤怒、失望和对旧秩序崩塌的恐惧而紧紧关闭的心门,被血浓于水的亲情纽带和眼前这无法辩驳、指向未来的事实,艰难地、撬开了一道微不可察的缝隙。
一缕带着尘土、血腥、却也夹杂着新生青草气息的风,正试图从那缝隙中吹入。
就在这时,书房外突然传来一阵刻意压低的、急促的脚步声,接着是管家老周带着极度不安的声音在门外响起:“老爷……大老爷……三老爷……门外……门外似乎有生面孔在徘徊,看着……看着像是狼鹰卫的‘灰隼’(暗探)……”
这突如其来的禀报,如同在紧绷的琴弦上又重重拨了一下,瞬间打破了书房内刚刚有所松动的沉重气氛。
兄弟三人的目光骤然交汇,空气中刚刚撬开的那一丝缝隙,仿佛又被无形的压力迅速挤压、弥合。
风暴,似乎从未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