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把戏不灵了

  大郑立国已经二百余年,没道理这赋税越收越少。

  孙大人认为我说的对吗?”

  孙山惊了,两只死鱼眼睁的大大的,想要看清对面那个少年到底是何样的人,怎会对一府赋税知之如此详实?

  他一任知府都不清楚的事,对方却如数家珍般轻易说出来。

  “你,你如何得知这些事的?”

  唐辰摆了摆手,“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赋税少了,朝堂诸公皆知少了,可无人说于皇上知道。

  但皇上还是知道了,于是派了孙大人下去查。

  孙大人也下去查了,而且孙大人刚正不阿很快便找到了原因,有人侵占土地。

  事情很简单,找到原因解决问题,上报皇恩下报黎民,孙大人可谓功德圆满,清誉有加。

  本该加官进爵,出将入相才对,可为什么没有呢?

  反而出现在这里,听我一个黄口小儿瞎白活呢?”

  “是啊,为什么呢?”孙山被唐辰的言语带的没了方向,或许自从关进来后,他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只是今天被一个黄口小儿点了出来,令他一时陷入了困顿,不知如何判断抉择。

  唐辰毫不客气地调侃道:

  “因为孙大人你糊涂呗。”

  “你…”孙山陡然被骂,顿时气血上涌,可对面的少年根本不给他张口的机会,继续骂道:

  “一个糊涂官办了一件糊涂案,就自诩青天在世,自带光辉,被人吹捧两句便觉得自己无所不能,飘飘然好似神仙下凡。”

  “够了!”孙山怒吼一声,“本大人如何行事还容不得你一个黄口小儿评说。”

  唐辰嗤笑一声:

  “孙大人动了满朝诸公的盘中肥肉,能活到现在还不死,便已经是皇恩浩荡,圣上英明了。”

  “你…”孙山怒气冲冲指着少年,却一句也说不出来。

  唐辰却恍若未见,故意拔高音调道:

  “小人趋利,满朝诸公读的是道德文章,其实满脑子想的不过是如何争那功名利禄。

  人人标榜耕读传家,却从未想过自己下地耕作。

  明明身为当朝首辅,次辅,位极人臣,不想着黎民百姓如何吃食,却只顾着自己家族划拉土地。

  致使大郑天下的第一赋税重地,赋税收入连年减少,竟还有脸称‘太平宰相’。

  而你孙大人在朝时慷慨激昂,恨不得喷尽天下不平事,却在皇帝陛下最需要你砍人的时候,竟然退缩了。

  你说你冤枉?

  那我且问你,那些只能以树叶菜根果腹,卖儿卖女,不得不将自己耕地,托比到朝堂各位老爷门下乞活的百姓们,冤不冤枉?

  那些被夺了土地,不得不成为流民,沿路乞讨而活的人,冤不冤枉?

  还有你们常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坐拥四海的天子,眼睁睁地看着他的子民食不果腹,还被骂为昏君。

  而你们一个二个身为当朝辅臣,不想着解决问题,却都在中饱私囊,侵占王土,那皇上他老人家冤不冤枉?”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