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一切问题的本质,都是经济问题

  “公子,之前各大乡绅抵触不小,但随着商业街成型,如今已改观了不少,不少乡绅都想购买沿街土地……”

  衙门,徐刚正在汇报着有关新政推行的各项事宜,和监察组那边的情况。

  许夜点点头,“那就最好不过了。”

  有皇城司背书,乡绅那边他并不是太担心,就算强势推行,这些乡绅也没办法。

  还是那句话,放在整个景朝,乡绅实力庞大,惹不起!但只是一个泗县,有皇城司在,一个试点的名义,这些人哪怕飞天也没用。

  可,这么强势真的行嘛?等自己一走,皇城司一撤,说不定又会恢复原样。

  而且,泗县也需要发展。

  所以,许夜这近两个月时间,除了各项新政改进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发展,搞经济,打造商业街,让那些乡绅在土地上失去的东西,在商业上能够弥补一些。

  给予他们一些商业方面的优待,上交田某除了能抵扣税赋之外,也可以换成商业政策上的支持,打压和安抚并行。

  目前看来,效果还不错。

  而要发展商业,就得让百姓有钱,百姓有钱才能消费,才能拉拢内需。

  综合后世无数经验,就三个字:大基建!

  正是基于此,许夜才大兴土木,重修衙门,扩建码头,打造商业街等等。

  人类一切问题的本质,都是经济问题,只要经济活过来,银子流转起来,就不存在问题,或者说,问题都能被冲刷,因为没有人会和银子过不去。

  徐刚也许不明白这个道理。

  不过泗县的变化却看在眼里,百姓就不用说,一开始便极力支持。

  如今那些乡绅,都慢慢有所改观,因为他们的损失在商业上得到弥补,泗县蒸蒸日上,他们也是受益者。

  两人又说了几句,徐刚随即退了下去。

  这时,蕫远和柳随风到了。

  前者还没进门,大嗓门便响起,“许兄,会试将近……”

  两人千里迢迢赶往京都就是为了参加会试,眼看着会试的日子越来越近,显然都有些坐不住了。

  虽然在建设泗县也很有成就感,尤其是看到泗县越来越好。

  但,对读书人而言,科举永远是最重要的。

  考上科举才能实现抱负,否则他们在泗县忙活了这么久,全是白搭。

  青鸢也不由看向姑爷,小妮子对姑爷科举自然也很关心。

  许夜倒是没有太大反应,什么科举,他其实更愿意当个小地主,天天和娘子腻歪,没事造造小人,不比科举香?

  不过没辙,老丈母娘稀罕,加上要为娘子托底,何况景朝风雨飘摇,为了未来打算,该考还得考。

  “离会试应该还早吧?”他口中问道。

  蕫远闻言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还早?就剩半个多月了,还得备考……”

  会试三年一届,必须做足准备,能早些到自然最好不过,两人来询问,其实就是想问问上面什么情况,怎么安置泗县。

  毕竟泗县有今天也有他们一份心血,就这么撒手不管,有些舍不得。

  可上面又迟迟没派人来,所以……

  柳随风也道:“不错!路上还需要时间,最晚这几天就要启程了。”

  青鸢也不忘附和了一句。

  得!

  许夜点点头,看来是该准备了,好在泗县已经步入正轨,有新政委员会,监察组,想来问题应该不大。

  事实上,他宁愿徐刚盯着,换其它人来,指不定怎么样。

  反正新政已经推行,一切按部就班就可以。

  接下来两天,许夜在为离去做准备,徐刚显然早有预料,全力配合。

  这会,两人正在商业街巡视。

  商业街就在码头不远,确切的说,是连接着码头和县城。

  泗县规模不算大,人口也不算多,单靠自己发展显然有些难,但好在依托运河码头,可以吸引来往的商人旅客,所以许夜一开始的重点就是码头。

  此刻,这里便是热火朝天的一片,各种施工现场,商贩!

  为了吸引过路船只,许夜特意安排人在码头设立免费茶摊,有说书先生全天说着星梦周刊上的话本。

  甚至把青楼都搬到了附近。

  商业街虽然还只是一个雏形,但已经有那么点意思了,关键人气很旺,做工的百姓和小商贩,而这,也着实吸引了不少过往船只。

  青鸢这会正惊奇的打量四周,“姑爷,人好像比前几天又多了不少。”

  徐刚道:“青鸢姑娘有所不知,这几天又来了不少临县百姓。”

  青鸢诧异道:“隔壁县不是来过一批嘛?”

  新政推行的弊端自然不止泗县,还有周边各县,不少百姓难以为继,而泗县这边的动静,也早已传到附近几个县,且这边大量用工,吸引了不少百姓前来。

  发展最重要的是什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