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隘口伏击(2)

  “不好了!隘口有伏兵!”

  “有伏兵!快逃!”

  “完了,我们被堵在子母谷,回不了家了!”

  本来涌向两边山顶和隘口正面的匡汉军,仿佛被收割了一般,在奔逃中,还是不断有人中箭倒下。

  没倒下的,都在拼命地迈动两条腿。

  校尉的反应也是极快。

  他一边大叫着“撤离到三里之外!”,一边四下观望。

  何止是隘口正面有护民军,两边的山顶上,同样也有护民军。

  护民军的人数不多,两边山顶上各有一百人。

  可他们的弓箭,却将只有四五丈宽的隘口,封锁得严严实实,估计连一只蚊子都飞不过去。

  仅仅四百护民军,而且还都是娃娃兵,竟然就把他一千五百匡汉军给挡在了隘口里面。

  校尉猛然发现,两边山顶上的护民军,一边放着箭,一边顺着山脊,跟着谷道中的溃兵在追杀。

  他哪里还敢继续观察,就想对着亲卫大叫一声“走”。

  然而,他刚刚张开嘴,“走”字还没有吐出喉咙,“嗖”,一支利箭正中他的心口。利箭的冲击力,直接把他带得向后翻倒,随后便是口中喷出半丈高的鲜血。

  一箭毙命,永远都可能发出指令了。

  原来,二支队在隘口前三百丈处的两侧山上,各埋伏了五十神弩手。

  率领二支队的特战小队长判断,如果有敌人来到隘口,隘口前的三百丈处,便是其观察隘口防御的地点。

  他从一系列的探报中已经判断出,谷中藏军都是新兵。

  新兵一旦遇到突发打击,就会晕头转向。

  这时能支撑住新兵不溃逃的,唯有率领他们的各级军官。

  他在这里两侧布置了一百神弩手,便是为了射杀叛军的军官。

  只要是军官,哪怕是个屯长,着装都和普通士卒不一样。

  两边的神弩手便是根据是否着甲以及着装的不同,不断点杀着拼命向后逃跑的什长、屯长、曲长,乃至都尉。

  狭窄谷道中的溃兵,还没有逃出二十丈远,他们身边的各级军官,已经被射杀一空。

  直到两侧山上的伏兵看到那个副将率领援兵到来,才吹响了军号,全部撤回到了隘口的防线上。

  统计下来,一千五百匡汉军,死伤达八百余人,各级军官全部报销。

  隘口前打扫战场,紫金卫足足收拢了五百来个轻重伤兵。

  副将策马冲了过来,对着已经崩溃的溃兵,大声问道:“发生了什么?”

  而逃离的溃兵,看到副将率兵前来,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纷纷跪地哭嚎了起来。

  足足过了一刻钟,副将才从震惊中清醒了过来。

  他稍加思索,便马上下令:“传令兵,快马回谷,把子谷发现的一切告知将军,并告诉将军,今日天色已晚,吾将率领一万将军在子谷中宿营。明日一早,吾便去隘口前查看护民军的防备。”

  他的这个决定还是非常明智的。

  虽然现在谷中藏军已经无法保密了,但谷中毕竟还有三万兵马,如果不能冲破护民军的堵截,他们就等于是瓮中之鳖了。

  当然,副将也想到,母谷中还有五条通往外面的分支谷道。

  如果将军不想与护民军硬碰硬的打上一场,就会派传令兵来让他们连夜回到母谷;

  如果将军想尽快突破护民军的封锁,或许将军会下令攻打隘口。毕竟,从隘口冲出后,便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华阴。

  他今日在谷中宿营,一是方便明日一早去观察护民军在隘口的防备情况,同时也可以成为攻打隘口的先锋军。

  至于何去何从,那是将军需要考虑的,他等待命令就行了。

  半个时辰后,樊稠的将令传来,同意了副将在子谷中宿营的提议,更是赞同他明日一早去隘口查看护民军的防备情况。

  而且将军还说了,明日天亮后,他会亲自起来隘口,再决定是否攻打隘口。

  副将猜想,将军如此从容,并不急于马上撤离子母谷,大概就是因为有几道分支山谷的通道吧。

  副将也把搜山的八千将士全部收拢,只是派出数百人在营地的周边巡视警戒,防止山中的护民军出山骚扰。

  隘口只有二支队一千人,自然不敢主动出击。

  副将虽有一万兵马,却也不会在夜间冒险进攻隘口。

  第二天天一亮,副将便马上率领亲卫前行到距离隘口三百丈处。

  还敢来?难道忘了昨天就是在这里,打先锋的校尉被射杀身亡?

  肯定没忘呀。

  可不靠近到这个距离,根本就无法观察隘口的防备情况。

  所以,虽然今天来的人不多,只有副将带着二百亲卫,但起码一百亲卫是带着大盾,另外一百亲卫也都持有手盾。

  另外,还有两千兵马分别搜索观察点两边的山上。

 &e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