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抓到主谋
刘协在一边插嘴道:“师尊,大汉各地都说,都是因为坏人暗害你,才导致上天对大汉降下了惩罚。”
“或许抓到了暗害我的凶手,上天降下的惩罚才会停止吧。”蔡成轻轻低喃。
此时的蔡成,已经是大汉土生土长的了。他的意识中,自然相信鬼神之说。
刘协马上就接口道:“对呀。今年北方所有州郡都是大丰收。所有人都说,就是因为今年初,把所有暗害师尊的人都抓到了,并在年节后,便公审了这些犯了‘不道’之罪的恶人,足足砍了一百多个脑袋,所以今年才不会有灾了。”
蔡成看向蔡琰:“主谋大概也就是三五人,怎么会砍了这么多脑袋?”
蔡琰脸上出现怒色。
“公子,你不知道,参与密谋给你下毒之人,足有三十几个士族、四个朝廷高官参与。其中就有大鸿胪赵谦在内。
“这里面包括出谋划策的、寻找河豚毒素的、提供河豚毒素的,加起来几百人。只杀了一百多人,已经算是内阁宽宏大量了。”
“谁是主谋?”蔡成坚持问道。
蔡琰脸上出现了尴尬之色。
“公子你肯定想不到,出主意的人,在出主意时,竟然只有七岁。他叫司马懿,他父亲便是京兆尹司马防。
“中平三年,哦,应该是公历386年,因司马懿跟着他父亲在三辅之地,听闻司马防与别人聊起‘兖徐犯青州’一事失败后,很多士族都在密谋如何打击青州、压制公子你。
“结果他觉得好玩,就写了一封密信让人送给大鸿胪赵谦,赵谦又把此信送去了徐州。
“信上只有十二个字:潜入青州,随身携毒,伺机毒杀。
“既没有抬头,也没有落款,送信的人也只是把信丢在了徐州刺史府门前。
“如果不是一个意外,这个主谋根本就找不出来。”
“司马懿?他一个七岁的孩子就如此歹毒了吗?”蔡成眉头紧锁。
此时蔡成的记忆里,已经没有了司马懿这个人,更不知司马懿的儿孙能够压制曹魏,最后立晋。
“那是怎么发现司马懿的?”
“去年京试,阅卷之人不足,就把满宠调去阅卷。结果发现一份卷子上的字迹很熟悉。
“满宠顾不得阅卷,放下卷子就跑回刑部。
“原来那封信没头没尾的信,被陶谦收在府中。护民军夺取徐州,徐州刺史府中的所有信件,都被送回到了刑部。
“满宠把这封信的笔迹与试卷上的笔迹详加对照,确定了答卷之人必是主谋。
“追查下去,那封信果然是司马懿写的。
“以司马懿的想法,不就害死个人吗?多简单的事情。于是,他就出了这个主意,还让人把信送入京都,放在赵谦府门口。
“若干年后,连司马懿自己都忘了此事。
“审问他时,他怎么都不承认,直到把那封信拿给他看,他才想起来。
“这事儿已经反复调查过,确实和司马家、司马防无关。”
“那怎么处理的司马懿?”蔡成问道。
“还能怎么处理?他参与京试时,也才十七岁。当年的举动,无非是小孩子逞强之为。
“最后还是内阁商议后决定,毕竟司马懿此举乃‘不道”之不赦大罪,哪怕当年司马懿年幼,也足以说明其内心毒恶,其父教子无方,便将司马懿送去并州劳改营,让他劳改十年。
“罢了司马防的京兆尹一职,遣其回乡。
“罚河内司马一族五千万钱。
“而赵谦、陶谦、陈珪、陈登等主谋之人,全部杀了,剥夺其全部族产。
“还有其他的参与者,在罚没族产后,全部送到了并州劳改营。
“贾诩在并州治理黄土高原,需要大量的劳力。”
蔡成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问道:“七岁孩子的笔迹,和他十六岁时的笔迹,相差应该很大吧?”
“呵呵,这也很有意思。司马懿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