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许攸之计(1)

  过去曹操认为,这是青州成公子在用尽手段哄骗先帝刘宏,从而为自己造反争取足够的准备时间。

  可如今细细琢磨了“君主立宪制”后,知道这是成公子的瞒天过海之计,利用刘宏为青州遮风挡雨,而青州则在这个时间内韬光养晦,才有这一年半一举掌控北方九州。

  既然不是为了造反,必然有更大的图谋,或者说成公子真的是想振兴大汉?

  在曹操看来,号称是“仙人弟子”的成公子,如果不是大奸大恶之人,就只能是汉室的死忠。

  曹操当然明白许攸话中的意思,马上打起了哈哈。

  “子远莫误会。子孝等人是听我说起子远智计高绝,觉得子远不可能没想到此节。”

  然后,曹操话锋一转,马上岔开话题。

  “既然子远与元图前来助我,不知有何计教我?”

  要来投靠,不会就是空着手来吧?总得对我有帮助才行。

  曹操现在觉得自己已经穷途末路,哪里还会客气,开口便直接问计,或者说,直接让许攸和逢纪展现自身的价值。

  “咳咳咳……”逢纪闻曹操之言,轻咳几声,表示他要开口说话了。

  他这招很管用,马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他的咳声吸引了过来,没有再去关注许攸的窘相了。

  “孟德公,在座诸公。”逢纪起身,对着曹操恭敬一礼,然后再使了一个罗圈揖。

  “当前青州成公子表面看起来威势滔天,可以在下浅见,却是强弩之末。”

  逢纪的话马上引起了所有人的兴趣,只有许攸埋头喝茶,在悄然化解着之前的尴尬。

  不被人信任的滋味,可不那么好受。

  “愿闻元图高见。”曹操不仅马上表态,还示意门口卫兵退出大堂。

  “青州以一州之力,这些年来,供养了数十万大军。而新农体系又是以民为本,可见青州必然积累寥寥。

  ”一年半的征战,其兵力分布在大汉东面、北面和西面,数万里的边防,必占其兵力十之六七。

  “再加之其攻克徐州、南阳、汝南之兵马,青州军的军力必然已用到了极致。

  “而如今蔡成小儿骤占北方九州,而以大家尽知的新农体系推行方式,必用大量粮草补贴除青州之外的八州之地。

  “仅此举,不说把青州榨干,也相去不远矣。

  “护民军东防高句丽、扶余,北拒鲜卑与北匈奴,西御羌胡八族,尚须时时防备南匈奴和乌桓的再次反叛,没有十年时间,青州必无力过江。

  “此乃吾之所以判断青州军已是强弩之末。

  “而这十年时间,足以让孟德公治理扬州,组建强大水师。

  “届时以大江天堑,如何不能与护民军一战?”

  逢纪的分析,让所有人的眼睛为之一亮。

  在当前情况下,青州的人力物力,均已达到极致,确乃强弩之末。

  曹操的信心又起来了。

  不过,曹操眼中的光芒来得快,去得更快。

  因为他想到了成公子的“洛水之誓”:三年恢复大汉全部版图。

  为何成公子有如此信心?

  当然是基于青州的富甲天下。

  哪怕征战一年半,就掏空了整个青州。

  可他现在有北方九州,只需要两年,就可以满血复活。

  他任济南相时,可是知道新农体系致富的速度有多快。

  不过,曹操稍一思考,便又继续问道:“元图此说,确是有理。可元图未去过青州,亦未亲身感受新农体系可怕的致富速度。

  “依我在任济南相推行新农体系的经验,今年秋收后,青州便能缓过气来,从而大举过江。”

  “孟德公所言在理。青州仅用三年半便可积累如此粮草财富,自是致富速度极快。可孟德公只见青州致富的速度,未见扬州致富的速度。”

  “哦?元图细细道来。”程昱也坐不住了。

  他可是自负才高八斗之人,连他苦思数日,亦未能找到让扬州快速强大起来的途径,这逢纪难道有什么高绝奇谋?

  “此非我之计,实乃子远之计。”逢纪很是识趣,给了许攸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

  这个面子不给许攸,仅凭刚刚大家对许攸的嘲笑,可能许攸在曹营中,便永远抬不起头来。

  大家马上把目光转向许攸。

  而许攸仍然埋头喝茶,根本不抬眼看众人。

  众人知道他还在为之前大家的哄笑而恼怒。

  曹操给夏侯惇使了个眼色,夏侯惇马上起身,对着许攸恭敬一礼。

  “子远先生,我等军中武夫,性情直率,之前多有得罪。我代诸位兄弟,向先生赔罪!还望子远先生原宥则个。”

  如此赔礼,倒也给足了许攸面子。

  许攸知道自己初来乍到,如果不显示一番本事,日后必会被人看轻。

  于是,许攸也不绷着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