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两个帅才(1)

  哦,也不能这么说。

  在汝南郡中,还有汝阳、新息两县还不能开始农耕。

  护民军并没有攻打这两个县城,而是与袁、许、丁三族开始谈判。

  谈判的条件很简单:

  一、朝廷已有诏令,因袁绍之罪和袁术反叛之罪,罚没袁氏八成族产;

  二、因丁宫、许栩二人谋反之罪,罚没丁、许两族八成族产;

  三、因袁、丁、许三族以私兵胁迫汝南百姓迁徙江夏,且攻打安城,再罚没袁氏一成半的族产;

  四、按朝廷诏令,解散全部私军,且私军所有人不得离开汝南。

  至于袁、丁、许三族,如果愿意迁徙江夏,护民军并不阻拦。

  现在,汝阳城中只有两三万兵马,如果护民军两个军团真要攻打,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护民军不攻城的原因可不是担心死伤。

  一则城中有三州巨量钱粮和其他财物。如若攻打,三族狗急跳墙,一把火都烧了,汝南就没有钱粮补贴农户,以推行新农体系了。

  现在,新收了大汉兖、徐、豫、司、凉北方五州,如果真的靠青冀两州运粮来补贴,根本就不现实。

  所以,只能依靠这五州世家大族的钱粮,来保证新农体系的顺利推行。

  二则,护民军盯上了新息县的五万袁氏联军。

  现在已经查清楚了,这五万联军,由袁隗之子袁胤统领。

  由于新息渡口就在袁胤的掌控下,袁胤随时都可以过淮水去江夏,然后再由襄随谷地入南阳,投靠他的兄长袁术。

  两人合兵,就可使南阳兵马暴增到十万以上,而征南军团只有三万兵马,讨伐袁术、攻取南阳的难度,将会大大增加。

  所以,大帅在京都时,才向各路将领强调:自己战区内的敌人,不能往其他战区驱赶,要尽量自己消化掉。

  如果袁、丁、许三族愿意用钱粮换生路,汝南还可以得到数万青壮劳力。

  这可是毛童和王勉两人凑在一起,才想出的策略。

  两人算定,钱粮财货都在汝阳城中,哪怕袁胤不顾三族死活,可他也会舍不得如此巨量的钱粮。

  所以,一旦汝南谈判成功,新息县那边便可以不攻而下。

  高顺现在已经认命,自然不会反对。

  可如果袁胤真的率领手下五万兵马,过淮水去与袁术汇合,征南军团就真的顶不住吗?

  古代传讯速度太慢。

  王勉和毛童两人还不知道,此时征南军团先克鲁阳,再据宛城,已经把袁术的兵马赶入了襄随谷地。

  征南军团进入南阳的时间,可是早于征东军团进入汝南的时间。

  在征东军团刚刚把陈登军团歼于驺县之时,征南军团已经攻克了鲁阳。

  可鲁阳不是有纪灵的三万兵马吗?

  确实,纪灵率领三万兵马,提前好几天抵达了鲁阳。

  征南军团从京都洛阳出发,过了轘辕关后,看起来一马平川,穿过颖川郡向西就是汝南。

  从颍川入南阳,北有鲁山,右有平顶山,中间唯一的通道就是鲁阳。

  而鲁阳左依鲁山、右踞滍水湖、背靠滍水,城高墙厚,还有宽阔的护城河,易守难攻。

  纪灵还在鲁阳准备了大量的守城物资,兵马数量又多于张合率领的征南军团。

  征南军团三万多人,纪灵只有三万守军,怎么会比纪灵的兵马少?

  没办法,鲍信率领的器械军由于有大量大型器械,行军速度走不快。

  何况洛阳到鲁阳也没有青州柏油路,张合根本等不及与器械军同步行军。

  所以张合只率领山地军和弓弩军两万多人,一路疾进。至于鲍信率领的器械军和辎重就在后面慢慢走好了。

  张合干嘛这么急?

  张合说了,这是为了不误农耕。

  南阳大部分都是平原地带,同样是粮食的重要产地。

  虽然蔡成没有要求征南军团在开始春耕前拿下南阳,可张合知道大帅最关注两件事:

  一是增加大汉人口;二是增加大汉粮食产量。

  张合还知道,如果征南军团春耕过了再拿下南阳,南阳今年的粮食产量,就会少收很多。

  能少收多少?

  起码两倍。

  青州、冀州春耕有三大利器:曲辕犁、播种机和耕牛。

  蔡成之所以在青州足足隐忍了三年多,所谓的积累底蕴,除积累钱粮之外,就是在积蓄除青州外农耕的五大利器:春耕必用的曲辕犁、播种机和耕牛,以及秋收必用的收割机和打谷机。

  否则,就算是推行了新农体系,由于人均耕种面积无法增长,粮食产量自然也无法增长。

  两大秋收利器倒是可以晚一点运入南阳,但春耕的三大利器,必须在春耕开始时运至南阳。

  有了这三大利器,按农署官员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