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陈登之谋

  “我能否出门?”张纮突然问道。

  毛童愕然地转过身来,然后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脑勺。

  “先生莫要误会,我们没有囚禁先生的意思。

  “刺史府、下邳城,哪怕整个天下,先生尽可去得。”

  “那好。可否让卫兵把桌椅搬至大堂之外。我已一年未见阳光了,见堂外阳光明媚,故而想见见天日。”

  “哈哈,是我疏忽了。”

  毛童马上让卫兵把一套桌椅搬出大堂,摆在阳光最盛之处。

  然后,毛童又吩咐卫兵取一些肉干、果干来,让张纮边吃边看报。

  又把棉大衣放在一张空置的椅子上,这才告一声罪,便匆匆离去。

  此时下邳城是什么情况,整个徐州又是什么情况,他需要全盘了解。

  目前,樊北、张牛角和莫力达都不在,他可是乌桓军团的最高指挥官。

  徐州疆域那么大,哪怕当年把琅琊国划给了青州,可还是有东海郡、广陵郡、下邳国、彭城国四郡之地。

  他现在不担心征东军团围剿徐州的三路兵马,他只是希望接手徐州的官吏和征东军团,早日入徐州。

  广陵郡和下邳国江河湖泊遍布,骑兵的作用并不大。

  如果征东军团不能早日到来,徐州就很难稳定。

  乌桓人不懂新农体系,官吏不到,徐州恐怕会误了春耕。

  其实,此时由京都和青州派出的官吏,均已出发,不日便可进入徐州。

  而此时征东军团在治安军的配合下,已经围歼了吕布、臧霸两支兵马,现正要围歼最后一支徐州联军:陈登的四万兵马。

  围歼陈登的兵马,颇费周折,也没能全歼。

  陈登四万兵马,起码溃逃了一万五千人。

  陈登这家伙领兵确实有一套。

  原来,他与臧霸、孙观对当年犯青州一战,进行了多次复盘,自己私下也曾反复推演过。

  每次推演,都让他对青州军的战力心生恐惧。

  在他看来,青州军的战力根本不循常法,不仅极其灵活,而且还往往从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对你实施打击。

  当年前后围堵臧霸军,便是一例。

  烧于禁粮草,生擒于禁,又是一例……

  他推断,青州军能绕到臧霸军的身后,必然是从泰山郡、齐国和琅琊国三郡交界之地,穿越大山过来的。

  他不知道青州军为何能穿越根本没路的大山,可他知道,这是不让琅琊国发现,又能绕到臧霸军身后的唯一途径。

  他率领的大军入济北国,也就等于进入了泰山的边缘。

  青州军极有可能利用泰山的地形,再一次绕到他的身后,利用山地对他两面夹击。

  怎么办呢?

  他想到一条妙计。

  在进入济北国前,他就派出上千斥候,穿的还是普通百姓的服装,利用黑夜,悄悄地脱离军队,像撒沙子一样,分布在泰山的山脚下。

  无论青州军从哪里出来,都逃不过斥候的眼睛。

  可斥候跑不过青州军怎么办?

  跑不过青州军,青州军就会在斥候报信之前,率先抵达他的身后。

  他为什么派出上千斥候,当然是为了快速传递消息。

  他把斥候布置成以他为中心的散状链条。

  只要最前面的斥候发现了青州军,那个斥候只需要跑上两里左右,就会有一个骑马的斥候在接应。

  骑马的斥候接到消息,根本不会管跑来报信的斥候,而是马上策马疾驰,回来报信。

  青州军的速度再快,也快不过战马疾驰吧?

  总之,陈登把军中为数不多的战马,全部交给了斥候,目的就是能及时获得探报。

  他能提前得到消息,就不会让青州军能够抵达他的身后。

  可这样,他的行进速度不就慢下来了吗?

  他根本不怕。

  还没进入鲁国时,他就让人给鲁国和济北国的士族送信了。

  信当然是他父亲陈珪亲笔所书。

  而鲁国和济北国的世家大族,当年可都是参与了“犯青州”的。

  所以,他并不担心粮草供应不上。鲁国和济北国的世家大族,早给他准备好了。

  眼看要进入泰山时,他又改变了行军方向,根本不靠近泰山,而是继续绕远路,走兖州东郡的富成、谷城,一路向北,由临邑转向东北,一路杀入平原郡。

  一句话,他要绕过泰山,不给青州军埋伏自己的机会。

  待他入平原国后,他也不想轻易杀入济南国。济南国是山区,好进不好出。

  他要从平原国杀入乐安国,再沿着海边杀入北海国。

  至于青州治所临淄,就让吕布那个莽夫去夺取吧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