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徐州起兵(1)

  蔡成正思忖着,王允开口了。

  “公子,什么叫‘技术人员’?”

  蔡成这才发现,这些阁老已经开始商议了起来。

  蔡成马上给大家解释,无论是农耕、工坊、植物种植、动物养殖、铺路架桥、开山打洞……,都需要一些将作,这些将作,就被称为“技术人员”。

  技术人员分为学徒、技工、技师、工艺员、工艺师、工程师、研究员、研究师等。

  而这些类别,除学徒外,还要分为八级。

  工部尚书楚实手中完整的新工体系中,就有技术人员的级别体系。

  不仅楚实手上有完整的新工体系,蔡正手上有完整的新农体系,蔡必手上有完整的新商体系……

  这都是数年间,蔡成每晚挑灯夜战的成果。

  阁老们这才知道,蔡成这些年为大汉积累了多少东西。

  既然蔡成已经说完了,剩下的就没蔡成什么事儿了。

  于是,阁老们都出声让蔡成和蔡琰回去睡觉。

  可蔡琰不走。

  她说,内阁商议事情,没有记录不行。

  而现在会速记的只有她一个人,所以,要等明早诸葛亮、郭淮两人醒来后,她才能去睡觉。

  蔡成没办法陪着她,蔡成的事情太多了。

  蔡成走前,还叮嘱下人,一定要服侍好这些阁老。

  第二天一早,三公九卿就来找蔡成,并拿给他一封信。

  当然是写给陶谦的劝降信。

  他们拿给蔡成看,就是想告诉蔡成,他们已向蔡成低头了。

  蔡成笑着表示,诸公写给陶谦的信件,若是私事,别人无权看;若是公事,则交与相府讨论。

  所以,他是不会看的。

  不过,他反倒是叮嘱三公九卿,抓紧时间确定是否陪陛下出巡。

  如此,他好统计人数,确定随行车马、补给、厨师等的数量。

  谁知道,众人表示,全部都要去,而且是只身前往,不带下人的那种。

  说白了,就是我们把自己都交到你手上了,看我们的态度多好。

  转眼上元节就到了。

  在正月十四那天,京都的街面上,就挂满了红灯笼。

  这是京都居民过得最舒心的一个年节。

  没别的原因,只因为这个年节,每家每户不仅都吃了肉馅饺子,还吃上了红糖芝麻馅的元宵。

  当然,元宵很少,要等明天才能吃。

  不过,想到明天晚上在皇宫门前的广场上,可以看花灯、猜灯谜,还有各种现做的小食,京都之人,都已经充满了期待。

  怎么还会有现做的小食?

  这可是紫金卫的杰作。

  他们在广场上设置了上百个摊点,有小面、面疙瘩、馄饨、烤肉饼、肉羹汤、果汁水、烤咸鱼、烤山药、烤猪肉串、烤羊肉串……

  而且卖得也非常便宜,全部都是一钱一份。

  可以说,他们把蔡成教给他们的野炊本事,全都拿了出来。

  或许上元节一过,估计京都的吃食就会花样百出,五彩缤纷。

  不知有多少人家,会来军营请紫金卫去家中,教他们做各种小食。

  贫民百姓或许不会,可京都官吏家中可都有厨子,自然要好好学上一番。

  不过,紫金卫上元节后,不是要准备护着陛下出巡吗?哪里会有时间教百姓做各种小食?

  蔡成早给紫金卫出了主意。

  明晚摆摊的紫金卫会告诉所有来逛灯会的百姓,就在正月,青州的一品天下就会在京都设置分楼。

  然后,只要自带食材,洛阳七十二坊,每坊都可以派三五代表,轮流去一品天下学习厨艺。

  没有铁锅的人家,还可以在京都的农家乐购买铁锅;买不起的人家,可以赊账。

  而且在今年的秋收后,一品天下还会举行大汉首次“厨艺大赛”,大赛的前三名,都会由大汉商署授予称号。

  就在整个京都欢天喜地等待明天吃元宵、看灯会之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城门处慢慢传入城中。

  马上之人一边策马,还一边大叫:

  “六百里加急,行人避让!”

  “六百里加急,行人避让!”

  其实,策马进城后,马上的骑士已经把速度放慢了下来。

  毕竟今天街上的人特别多,而且还有小孩子在玩耍打闹,绝对不纵马撞人。

  街上有好事者大声询问:“是何好事?”

  这也是京都的惯例。

  谁都知道,如果是好事,通常都不会用六百里加急,可如果你想问,就必须这么问。

 &emsp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