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镇北之功(1)

  果然不出荀彧所料,董承一见郭嘉,开口便是要官。

  郭嘉不好当面拒绝,只能“王顾左右而言他”。

  最后被董承逼得没办法了,他说他可以安排董承回家养老,也可以安排董承做一乡长。

  只不过,做乡长和做朝官,都是一样要由考成法考成的。

  听到考成法,还真把董承给吓到了。

  瞬间表示,他愿意回乡养老。

  看来董承也知道自己的本事不大。

  他只是不想放弃富贵生活罢了。

  除郭嘉一人外,并没有他人领棉大衣,都不愿意背上“位高体弱”之名,只能由晚上值哨之人轮流穿了。

  蔡成和这些将领分别至少有一年时间,何况其中还有张辽、高顺、高览等他了解不够的将领。

  他在一旁陪着朱儁喝茶,听听这些将领们的讨论,也可以对这些将领有更多的了解。

  然而,大家还没有开始讨论,就被太史慈带了节奏。

  太史慈冲着何山大叫喊:“我征北军团没有参谋长,子让,你得赶快给我们配个参谋长,要不我们连作战计划都没人做。”

  何山不愠不恼,笑眯眯地说道:“你们的参谋长,还在路上。不过,估计也快抵达京都了。

  “可就是抵达了京都,而且愿意给你们做参谋长,那你们也得教他如何做护民军的作战计划。

  “文远现在学会如何做作战计划了吗?如果学会了,你可以让你的副军团长做嘛。”

  张辽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总参谋长,我识字不多,还真没学会护民军的作战计划怎么做。

  “这一年来,我全部心思,都放在熟悉飞虎师,以及飞虎师的各种战法上了。

  “不过,我手下倒是有几个参谋还不错,其中的王底王励之,出自太原王氏,他做的作战计划很好。现在我已经把他晋升为我手下飞虎师的参谋长了。”

  太史慈听罢,又冲着张辽大叫起来。“你怎么不把他带过来?”

  “已经带过来了,只是他的级别不够,无法参加军事部署会议。”张辽笑着说道。

  “你这个军团长不合格呀。”何山走到太史慈身边,笑看着太史慈。

  “当前各个军团,都在培养各方面的人才,可征北军团连个参谋长都未能培养出来,这是不是说不过去呀?”

  “大帅,谁私下培养各方面人才了?”太史慈还有点不服气。

  “去恶,你手下的人才培养得如何?”何山对管亥叫道。

  “哈哈,你可不知道,当年那些小崽子们,可真是厉害。现在我无论是团级以下军官,还是参谋、补给、救治、饲养和工匠等人选,全部到位。

  “而我征西军团的军团部,参谋都有二十几个,和稚叔配合得可好了,什么都不用我操心。

  “所以,我现在就负责训练,子龙负责作战,稚叔负责全部情报后勤等。”

  太史慈一听,傻眼了。

  还真有人在培养人才呀。

  他顿时觉得自己这个军团长不合格了。

  因为这过去的一年中,他除了抓训练外,就是带着人过偏头关,去塞外打探北匈奴和鲜卑的敌情去了,连到张辽、樊北处巡视,也只去了一次。

  尤其是樊北统率乌桓军团后,他更是不断探查左国城、越过偏头关去大漠……忙得不亦乐乎。

  不过,他马上嘻笑着对何山说道:“子让,你是不知,你把征北军团布置在几个地方,我总是要来回巡视,真没有时间培养人呀。”

  “哦?”何山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叫道:“文则、兴何,你们两个过来一下。”

  于禁和樊北过来之后,不知蔡成叫他们何事,有些迷茫。

  何山笑问樊北:“我应子民的要求,把你从飞虎师师长,调去任乌桓军团军团长,你手下的飞虎师师长是谁接任的?”

  “是我的副师长谷民谷望雨呀。他一点都不比我差,而且是当初大帅在东莱收养的孤儿。

  “他的字还是我帮着取的呢。中平元年,东莱大旱,他的父母带着他和他妹妹,天天祈祷盼望天下雨。就在大帅返回东莱的前两个月,他父母和妹妹都饿死了。

  “所以我们一起在训练时,就帮他就取字‘望雨’,以怀念他的父母和妹妹。”

  何山点了点头。

  这个谷民谷望雨,他还真有些印象。

  当年他十六岁,坚决要求加入护民军。

  五年过去,没想到,他现在竟然能独领一师了。

  “你只让人接了你师长的位子,还有副师长、参谋长、参谋等,你配齐了吗?你不会给谷民留下个烂摊子吧?”

  “怎么可能?”樊北叫了起来。“我和谷民两人,知道飞虎师最薄弱之处,就在于各级军官和包括参谋在内的各种人才,所以,一到了偏头关,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培养人才,把飞虎师的各个位置补充完整。”

  “这还差不多。”何山点了点头。然后继续问道:“那乌桓军团,你是如何处置的?”

  “哈哈,当初大帅你不是说要三个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