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北方之势(3)

  箕子见这里山明水秀,芳草连天,便将这方土地命名为朝鲜。

  箕子率领的五千余人,建立“箕氏侯国”,教会了本地人耕种、养蚕、纺织等技术,以中原文明教化臣民,实施简易八法,沿中原官吏体制和生活习俗。

  周武王听闻箕子在朝鲜建国后,还专门派人前往朝鲜,封箕子为朝鲜侯,并邀请其回乡探望。

  目前在朝鲜首都平壤,还有长子陵遗迹。

  箕子在后世之朝,同样是名望极高。

  孔圣人在《论语》中,称箕子、微子、比干为三仁;

  唐朝为箕子立庙,柳宗元写了《箕子碑》;

  宋朝追封箕子为辽东公;

  元朝封箕子为仁献公;

  明朝为箕子建三仁祠,三仁中,比干居右,微子居左,箕子居中。

  到了东汉,箕子侯国已经一分为三,分别为辰韩、马韩和牟韩,且都已退于朝鲜半岛南部。

  其中的辰韩,传说就是箕子的直系后人所建之国。

  蔡成在脑中查看这段历史之后,就打算继续箕子所行之事,让朝鲜半岛完全汉化,融入大汉之中。

  当然,蔡成并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管承,只是要求管承以军力威慑,并从青州派去官员对上述五国实施安抚之策。

  在刘虞离开青州之前,蔡成与其深入交流,强调了融合朝鲜半岛对华夏文明的重大意义,刘虞也大为赞同。

  故而,刘虞就任幽州牧后,就马上开始移民。

  按蔡成的谋划,把乌桓移入辽西和右北平,以加快同化的过程。同时把右北平和辽西的汉人,迁徙至辽东平原,大力开展农耕。

  早在冬季还未结束,整个移民已经完成。

  由于青州的大力援助,整个冬季,整个幽州,无论是乌桓人,还是汉人,无一人冻饿而亡。

  现在,辽东郡聚集了二十余万人的农户,自今年开春,辽东平原的农耕已经全面展开。

  反而,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和辽西,只留下一些世家大族,人口数量锐减。

  不过,这不要紧。

  随着北方四郡越来越富,幽、并两州的人口会越来越多。按蔡成估算,用不了二十年,幽州、并州人口数量,就都可以突破一百五十万。

  期间,鲜卑想趁着大汉与乌桓冲突之际,想劫掠辽东。

  结果被于禁采用围歼苏仆延的战术,直接在玄菟郡与辽东郡交界处,以拒马阵围歼了全部鲜卑五千精骑,而镇北军团仅十几人受伤。

  此战不仅吓坏了东部鲜卑,也吓坏了辽东以北的扶余和高句丽。

  现在,高句丽已派出使者前往蓟县(幽州治所),要与大汉谈判。

  同样,刘虞也敏锐地发现与鲜卑交好的时机,同样派出使者前往东部鲜卑,表示愿与鲜卑交好,且可以在辽西边境,专为鲜卑开商市,互通有无。

  至于帮助过特战队的田畴,蔡成专门修书一封,让其前往蓟县,面见刘虞。

  刘虞很

上一章目录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