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春耕别离

急需人手。我既已寻到你,知道你平安且有如此基业,心中大石已落,必须尽快赶回去相助。恩义当前,片刻不敢耽搁。”她的话语条理清晰,将恩情与责任摆在首位,让秦文无法再强留。

  秦文沉默片刻,深深叹了口气。他理解姐姐的重情重义,这亦是江湖儿女的本色。他不再挽留,立刻吩咐下去:“冬荷,去备好路上所需的干粮、清水,拣最耐放的烙饼和肉干。薛书,去账房支取一百两纹银,外加二十两散碎银子给姐姐做盘缠。”他转向秦岚,眼中带着恳切:“姐姐,盘缠务必收下,路上方便。待师傅那边事了,请务必回来。以前是家里穷,护不住你。如今弟弟这里,正需要姐姐这般信得过、有本事的人相助。”

  秦岚看着弟弟有条不紊地安排和诚挚的邀请,心头温暖,用力点头:“伢子放心!师傅的事情一了,姐姐定当回来。还要等着你引荐长公主呢。”她笑着拍了拍秦文的手臂,试图冲淡离愁。

  临行前,秦文郑重地将一把连鞘长剑捧到秦岚面前。剑鞘是上等乌木所制,简洁大气,拔出半截,剑身寒光凛冽,隐有流水纹路,正是牛大铁匠工坊倾尽心力打造出的精品。

  “姐姐行走江湖,此剑伴身,弟弟方能稍安。虽不及姐姐惯用的兵器趁手,却也是太福祥的一片心意。”前世身为独子的秦文,此刻将对亲情的珍视,都寄托在这柄剑上。

  秦岚没有推辞,郑重接过,入手沉甸甸的,不仅是剑的分量,更是弟弟的心意。她深深看了秦文和周冷月一眼,将长剑负于背后,翻身上马,在晨光中挥了挥手,身影很快消失在通往雁荡山的官道上。

  秦岚的匆匆来去,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在秦文心中荡开层层涟漪,让他对雁荡山那位神秘的师傅和其面临的”棘手之事”充满了疑问。

  但眼前,太福祥的根基——春耕大业,已到了关键时节。

  时光飞逝,转眼清明已过。和煦的春风吹绿了田野,太福祥广袤的土地上,一派生机勃勃的繁忙景象。

  得益于秦文推广的新式曲辕犁和耕牛的广泛使用,翻土、播种的效率远超传统人力。加上吴邪整个冬天都在与秦文反复研讨新的耕种技术和完善的水利沟渠系统,春耕工作进行得异常顺利,仅仅用了半个月时间,所有规划的土地便已全部播种完毕。

  这天清晨,吴邪难掩激动地找到正在田间巡视的秦文:“东家!快看!成了!第一天种下的那批‘金疙瘩’(玉米),已经拱出苗了!”

  秦文顺着吴邪所指望去,只见湿润的黑土地上,一排排嫩绿的小苗倔强地破土而出,在晨光中舒展着稚嫩的叶片,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那柔嫩的绿芽,心中感慨万千。这来自遥远美洲大陆的种子,承载着无数人吃饱饭的希望。

  “此物名曰‘玉米’,“秦文像是在对吴邪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目光深远地望向那数百亩已播下种子的土地,“其原产之地,亩产可超千斤。虽其口感或许不如精米白面那般细腻,然其贵在产量奇高,耐旱耐瘠!待秋收之时,只要收成能有预期之六七成,我太福祥的粮仓便能真正充实起来。从此,至少在我们这片土地上,饿殍遍野的景象,当可休矣。”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分量和不容置疑的信心。眼前的青苗,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他改变这个世界微小一角的坚实一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