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算计老丈人的杨都督
/>
鲁肃的这个策略显得极为激进,但却对了何仪、张绣等人的胃口。
众人纷纷向杨平建议道:“都督,军师此策,甚是合适!”
杨平没有急于拍板,而是问道:“子敬,你的缓攻之策呢?”
鲁肃心想,看来杨都督是不想用自己这急攻之策,于是,组织语言说道:
“缓攻之策,就是按照都督之前制定的战略,我军以沙河、颍河为防线进行防守,待各部兵马主力到齐之后,再北上收复颍川郡。”
明显,这策略很不对堂中众将的胃口,但却很对杨平的胃口——
杨平布置了这么多,可不是为了给吕布一个安稳的后方,让这个跋扈的岳父对自己指手画脚。
而是准备彻底利用这一仗,打掉吕布所有的傲气,好让自己的这位岳父为自己所用。
如果用鲁肃的急攻之策,得了徐州也是吕布的;淮南大部分也是吕布的;
本都督占的陈国和颍川郡,那还得还给吕布,本都督这不是白忙活一场了?!
而且在杨原本的计划中,此时他正在南阳郡和刘表进行对峙,无力去支援吕布,对颍川郡是爱莫能助,你吕布自求多福,
反正最终,我肯定用曹昂来换你吕布一命。
既然自己的战略,就是要让徐州的吕布打一场大败仗,那么此时的颍川郡,就暂时不能拿,还要做出一副自己刚刚在南阳进行一场大战,兵士极为疲惫、兵力不足的假象。
这想法一出,杨平就感觉有点对不起身旁的吕姝,但怎么说呢——如果不借这次机会彻底把吕布给收服了,以后自己的这位岳父,肯定能给自己惹出祸端来。
堂中众将看着坐在软床上思考的杨平,都没有出声。
好一会儿,杨平才说道:“子敬之策,可以合二为一。传本都督将令!”
杨平此言一出,堂中诸将纷纷起身。杨平命令道:“近卫营、教导营2个营到达以后,暂时驻扎在偃城县东西两侧。
此次,随本都督而来的是100名精锐骑兵,今日休息一个下午加一个夜晚,到明天清晨应该就能恢复过来。
另外,近卫营和教导营各有一个重骑兵团120名重骑兵。
此次作战,这240名重骑兵也予以出战,加上本都督带来的100精骑,共有350余名精锐骑兵。
另外,立刻传讯给在叶县的车骑第三师,命车骑第三师的机动骑兵大队,以及车骑训导营的机动骑兵大队,共200精锐骑兵,务必于明日天亮之前赶到偃城县。
届时,有550多名精锐骑兵,再加上沙河北岸第九师杨虎的6000人,足以轻松地歼灭掉,目前游弋在沙河北岸的1000多河北骑兵。
完成任务后,随后这6000多人,就开始缓缓北上,隔着颍河与临颍县的敌军对峙。
同时,在叶县的车骑第三师,与车骑训导营共5000余人,也应缓缓北上,隔着颍河与许县之兵进行对峙。
我等将防线推至颍河一线。
本都督与你等明说,即便是车骑第一、二、四3个师急速赶来,也已经是疲惫之师,需要一定时间进行休养。
否则,我等急速出兵北上,那真的是强弩之末,不能破鲁缟。
你等可明白?!”
听了杨平这个折中的策略,何仪、张绣等人,心中皆感觉不畅快,但是杨平的威望,也不是他们能质疑的,于是纷纷躬身领命,派出传令兵四处传令。
杨平刚刚想结束会议,自己回房好好睡一觉,就听大堂之外传来一阵喧哗。
有门口守卫进来通报:“禀报都督,有一壮汉自称高顺,求见都督。”
杨平一听,条件反射地想站起来,直接给自己搞了个龇牙咧嘴,于是说道:“快去请高将军进来。”
不多时,雄壮的高顺一脸疲惫地走了进来,看到坐在主位上的杨平,以及杨平身边的吕姝,直接单膝跪地道:“见过姑爷、见过小姐,末将前来报到。”
杨平示意吕姝赶紧去扶起高顺,笑呵呵地说道:“伯平将军,本都督第一次骑马跑了600多里,现在行动不便,失礼之处,请伯平将军不要见怪。”
高顺赶忙躬身说道:“不敢,不敢。”
说完之后,高顺从怀中拿出一封信件交给吕姝,对着杨平说道:“姑爷,这是您的军刺队长严策,让末将带来的情报。”
杨平打开了这份用数字写出的加密文件,凭借着自己超强的记忆力,迅速在脑中对这份情报进行破译,就明白了目前临颍县地区的具体情况:
原来在昨天,严策将吕姝送回偃城县后,见狼烟已起,自己就带着3名军刺成员,又飞马赶回了颍河附近,会同自己在颍河附近的队员,对附近敌情展开侦查。
这份情报,就是通报了目前在临颍县的敌军情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约有近3000匹战马,1700余骑兵(攻城之时折了200多),暂时没有见到河北方面的步兵。
但是颍川的各世家却集结了一万多家族私兵,同时策反了吕布留守在许县、阳翟县等县,新招募的守备之兵。
这些守备之兵大多都是被世家大族给渗透成了筛子,各家许诺了一定好处,就纷纷倒戈相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