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帝土所在,皆为华夏

  堂中,众人纷纷向张绣、刘处、张和三人道贺,气氛热烈。

  毕竟三天三夜狂奔了300多里,一举拿下城坚池固的荆州城,虽然最大的功臣是杨平的轰天雷,但这几位的行军速度确实也惊人。

  再加上杨平节俭惯了,虽然自己的厨子能置办出一桌二、三十道菜的大席,但是非庆功时刻,杨平是不开宴席的。

  今天的这场宴席人数不多,也就两桌子就坐下了。因为没有作战任务,杨平将限酒令由3杯增加到了5杯。

  气氛热烈之时,张绣向杨平仔细诉说了他为什么要着急的率部回来,最后感慨了一句:“都督,大江真是宽呐。”

  杨平附和了一句:“不够宽阔,怎么会被称为天堑?”

  这场宴席算是杨平来到三国以后进行时间最长的一次宴席,吃了2个多小时,一直到深夜才算结束。

  第二日天刚亮,杨平就按照自己的生物钟起来锻炼。

  早餐过后,在亲卫的护从下,坐上了刚刚从淮河那边转运过来的崭新的蜈蚣船。

  这一批共有20艘金光灿灿的蜈蚣船,被水军第四师、近卫第四旅接收,已经训练了数天。

  波澜的汉江水面,跟杨平在淮河上游坐蜈蚣船的感觉,根本就是两回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身处于宽阔的江心之中,杨平竟然有一丝害怕——害怕自己掉了下去。

  不过给他掌船的船长表示:“都督您放心,您就是掉下去了,我们也给您捞出来。”

  害得杨平狠狠地训斥了他们一句:“渡船的时候,不能说掉下去!”

  船长李二只能讪讪地笑着,走出船舱,对外面喊了一句:“儿郎们,船开稳一些!”

  终于来到了汉江对岸襄阳城。

  已经打下来十多天了,杨这还是第一次过来。主要是他在北岸的樊城事务实在繁杂,2个州近300万人口,十多万大军,每一项事务,即便是不需要他做抉择,但是他总得知道吧。

  特别是南阳郡的分田编户工作,在汝南郡的时候,那里基本上已经被黄巾军祸害了,没有什么基础架构了,只需要自己重建就行。

  南阳郡不同,虽然也历经战乱,但是基础的宗族还在。即便是杨平的分田编户的小户制,优点儿多多。

  但是你要是碰到老顽固的家长,那还真得费一番手脚。

  当然,南阳地区世家大族林立,但这些都不是事了——十多天时间,全让杨平给打包送到了汉江南岸,剩下的那些阿猫阿狗,全部给你打散了,送到各县去安置。

  再加上此时的杨平,已经不是南下汝南时手下那么缺人了,也不是一切草创时期的艰难了。

  他能从兴州呼呼啦啦的够调来一批又一批的临时干部,能将指令下达到新编成的每一户人家手中。

  这忙忙碌碌近半个月,在昨天,杨平才算是彻底将手头的工作全部结束。

  同样的,他手头的工作结束了,就意味着南阳郡已经彻底被太平民团安定住了。

  杨平的船一靠岸,驻守在襄阳城的周田,就带着手下的校尉军官前来迎接。

  攻占襄阳时,周田也算是立下了大功,大授衔时,他代表军刺部队,被杨平授予从四品的佐军将军,暂时担任襄阳城守备。

  周田曾经在襄阳待了20多天,对襄阳十分熟悉。也就十多天时间吧,襄阳城内变得井井有条。

  不仅世家大族被迁出了城外,城内的三教九流、地痞流氓,也被他以雷霆手段全部收拾了起来,送到矿山开矿去。

  不过,这近半个月时间内,这位在中午时分,借口忙碌吃不上饭,总是到诸葛家小院蹭午饭。

  有了身份的加持,周田在诸葛家的地位蹭蹭蹭的往上涨。

  见到杨平以后,周田就有了一种:让杨平带他到诸葛家说媒的打算。

  不过,周田也知道正事要紧。于是在寒暄过后,就带着杨平来到了城东南角的车骑部队大营。

  6000车骑部队,衣甲鲜亮,威武雄壮。

  杨平先发表了一通战后表扬,让整个车骑部队的士气蹭蹭蹭往上涨。

  随后,在6000车骑兵的护卫下,杨平坐着指挥战车,缓缓地来到了城南五里之外的一个巨大的营地。

  这个营地里,目前驻扎着5万余人,青壮男子、老弱妇孺皆有,其中,能拉出来2万能打的,但是这些人暂时都没有武器铠甲。

  庞德公、马良、韩嵩、傅巽等刘表时期的大族家主,早就得到了通知,纷纷带着家族嫡系人员来到营寨外,肃然而立。

  见到杨平这支锋锐无比的车骑部队滚滚而来,他们心中的那一点点的不忿、不甘,算是彻底被战车的轮子给碾碎了!

  杨平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也没有进营寨,而是在寨门外,对着各家的家主、以及地主豪强推出来的代表,发表了一通热情洋溢、激情澎湃的演讲。

  意思就是:“你们都是我华夏饱学之士,家学渊源,此去开拓八荒、教化夷蛮,你等需尽心尽力……”

  等等等等,总之,就是一顿冠冕堂皇的屁话。

  发表完演说以后,杨平郑重地举起一包黄布包裹的黄土,说道: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