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集 红灯、天火四百里!
不同于贾诩等人只是心中震惊杨平手段莫测,这些东汉时代的小兵们,甚至有跪地祷告者。
不过,这些杨平看不到。
愣神半天的张绣忍,不住问道:"都督,此是何等手段?!"
张绣算是问出了在场将领们的心里话了。
杨平看着三个飞高的孔明灯,对众人解释道:"此乃本都督发明的太平灯,用于在晚上传信(当然,不能说是孔明灯了)。"
水落石出之刻,杨平开始向众人解释:为什么自己有把握,在一个时辰内将出击的命令传递给江波的水军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听杨平说道:"当牛壮司马带领3000后勤兵,抵达河东大寨之时,
就已经说明,本都督从冠军县到湖阳县(今唐河县)这400里内,部署的一次性战略传讯系统,已经完成。
你等也知道,本都督为了打荆州,做了多么充足的准备,怎可能因为刘表一时退兵,而打乱我等计划?
但不管刘表退不退兵,此战的关键就是:水军能不能切断刘表军的后路,攻占襄阳。
所以,本都督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造了这条长度400里的一次性战略传讯系统——
在这400里内,每隔十里,便有一个小队12名士兵充当传讯基站。
在白天,本都督的出击命令,就是他们点燃狼烟,十里之地,在平坦、无遮拦的南阳平原上,滚滚狼烟,足以让下一个传讯站看到。
如此,狼烟连绵不绝,传递400里,江波等人一看到狼烟,便知是本都督的出击命令。
而在夜晚,本都督便利用太平灯进行传讯。"
杨平说话间,就见东方十多里外,也缓缓升起了三个红灯笼。
杨平满脸笑容地对着若有所思的贾诩,以及目瞪口呆的众军官说道:
"看来,本都督这条一次性战略传讯通道,成功了!
待400里外湖阳县的江波,看到天上升起的红灯,便能够按照计划,向南出击了!"
说完,杨平对身边的张木(这是张辽的亲卫,现在是杨平中军的骑兵队长)说道:
"张木,你带领五名骑兵,一人三马,迅速赶往唐白河交汇口。
待明天江波水师到达之时,你立马传讯给他,让他留一部分水军,在白河河道上狙击蔡瑁水军南下,他自己则率水军主力,直接拿下襄阳城。
让他注意,不能让他放跑了刘表,本都督要死的!。"
张木一听,立马躬身领命,旋即便回到亲卫营地点,起五名骑兵,骑着战马消失在东南方向。
而此时,如果从天空俯瞰,就能看到从西起湍河东岸的杨平大营,一路向东,越过白河,再向东南而去,连绵400余里,竟然在半个小时之内,陆续升起了120多个孔明灯。
孔明灯蜡烛燃烧尽后,点燃了四个捆绑蜡烛的麻线,麻线迅速燃烧,最终点燃了漂浮在空中的红纸孔明灯。
于是,若还有在夜间抬头观天的南阳郡居民,他们就能看到:这个绵延400里的天火传讯线。
距离湖阳县南部十多里的水军大营里,江波巡查完水军营寨后,便回到了中军大帐。
正准备休息,忽然听到观察塔上的士兵大呼道:
"红灯!红灯!
天火!天火!"
江波快步出帐,只见西边远处的天空中,正有在燃烧的火光,
再近一点,三个红灯高高飘扬,
离营寨不到十里,三个红灯正冉冉升起……
虽然杨平和江波约定:你们水军的出击时间会在六月以后。
但杨平也交待过:水军一刻都不能懈怠,你江波也要随时注意战局,择机出击。
如今看到红灯、天火,江波没有任何犹豫,对着亲卫大喝一声:“擂鼓!”
咚咚咚咚咚咚……
隆隆的鼓声,打破了平静的唐河水面!
刘表也迎来了死亡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