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信阳新城
修建一个边长2丈、高度将6丈的水泥箭塔。敌人要想攻击城墙,就得面对箭塔从侧翼的箭矢攻击!
虽然城墙不高、也不厚,但杨平相信,使用煅烧的水泥,加上信阳地区十分坚韧的毛竹、和河道里的鹅卵石、白沙,共同浇筑而成的水泥墙,其防御力,绝对不是这个时代的攻城武器能够破坏得了的。
至于高墙后边宽度将5丈的水泥路,那就是一座环城公路而已。
整体而言,信阳新城的城墙,设计显得不伦不类,但防御力绝对有了,而且省工、省时。
比如说,这才刚刚开工动土一个多月,已经建好了东西南北四座大门,周长8里地的高墙也全部完工,箭塔也完成了一半,环城公路的基座也已经填了出来。
填环城公路基座的土,是从城墙外10丈处挖出来的,刚好挖了一道宽度将3丈、深度近2丈的护城河。
而此时,仍有超过两万名民夫以工代赈,顶着烈日在城内挖掘下水渠道、铺筑公路基座等。
众人进到城门内,纷纷被高墙后边这道宽度超过十二米的宽阔大道所震撼。
在得知这条宽阔的大道,只是为了方便城内居民的交通往来,鲁肃对比一下现在大汉天下所有城池,发现没有一个有信阳新城这么便利的交通了。
进了城门,前面就是一个巨大的圆形转盘。
如果从交通的角度来看,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通行,只需要顺着转盘绕行就可以了。
但鲁肃从军事角度来看,这个直径超过十丈(三十四米)、有一道高度六尺围墙的圆形转盘,其防御作用简直拉满——
敌人如果冲进城门,无论敌人向哪个方向而去,都将遭到转盘内士兵的攻击。
新城内,东西、南北各有两条主干道,宽度同样也是五丈。
此时,主干道的道路基座,已经初现雏形,民夫们正在用石碾子进行压实。
道路两侧,同样留有一丈宽的排水沟。
此时的新城内,建筑寥寥无几,只在两条主干道交叉口,建了四座大大的建筑。
作为东道主的齐峰,开始向杨平介绍:“都督,你看,这东北角的建筑,边长为三十丈(七十米),
是由都督设计的宽度为六丈(十四米)的回字形、两层建筑。
这也是兴州州政府所在,目前第一层已经基本完工,食堂、澡堂、集体办公室等,都已可以使用。
二楼的个人办公室、大会议室还在修缮之中,预计再有半个月也勉强能够使用。”
看着这座毫无美感、棱角分明的建筑,即便是昨天晚上在此住了一夜的诸葛亮,仍感觉别扭。
但诸葛亮也知道,这种建筑是极其实用的,因因为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建筑的速度也是极快。
据诸葛亮所知,这座建筑,从开工到现在,也就一个月时间,主体就已经完工了。这还是实验练手状态下的速度。
杨平一群人,就走马观花地在这座边长七十米、高度七米的建筑内转悠一圈。
最后站在房顶上扫视四周,不说一览众山小了吧,至少现在信阳新城内,所有的情景都一览无余。
齐峰指着道路对面说道:“都督你看,对面就是兴州的司马府,其大小与州政府相同,建筑也是相同,只是此时,只完成了一楼的主体部分,二楼还在建。
建成以后,它会是整个兴州武装机关的所在。”
杨平笑着问道:“齐峰兄弟,你是忻州副州长、兼忻州司马,有没有以权谋私,把那个司马府建得更气派点?”
齐峰知道杨平是在开玩笑,但却也严肃地回答道:“都督,您是知道的,我是不会干以权谋私的事。”
杨平对着众人笑着说道:“你就是以权谋私一点,本都督也不会生气。哈哈…”
当然,谁都知道杨平是开玩笑,也跟着哈哈一笑,活跃一下气氛。
齐峰指着东南侧的那座回字形建筑说道:“都督,那座就是您规划的兴州医院,其建筑,跟北边这两座没有任何区别。
只是按都督的说法,现在我们也没什么医生,所以它动工最晚,只是刚挖好了地基。”
又指着西南方向,那座已经建得露出地面的建筑说道:“都督,那就是规划中的兴州大学,预计将建到三层高度。”
介绍完,杨平说道:“走吧,咱俩都下去吧,不在这晒太阳了。
也到吃饭的时候了,尝尝你们兴州政府的大食堂,饭菜味道做得怎么样?”
一群人下了光秃秃的楼顶,来到一楼所谓的大食堂,杨平瞬间就有了一丝熟悉的感觉——
这不就是上学时候的学校食堂吗:
一排排的座椅,整齐地码放在这个内部长度十二米、宽度约为四点六米的房间里。
食堂共有三间,一间是厨房,两间是餐厅,同时容纳上百人就餐不是问题。
自从杨平有了稳固的基地,烧出了玻璃,信阳新城所有的建筑,以后都会用玻璃当窗户。
小主,
所以,他们此时在食堂里,就能透过一个个方格型的玻璃窗,看到外面的情景,那真是心旷神怡呀。
杨平就仿佛回到了上学时代一样,找了个位置坐下,把齐峰往身边一拉,示意诸葛亮、鲁肃、牛壮、张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