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张济身死

  也就是说,如果张济不想率领骑兵向南,和刘表的主力硬碰硬,而是向东去劫掠南阳郡,那么,内乡县和穰县,他就必须得攻破其中一座。

  襄县的城墙修得十分高大坚固,再加上背靠湍河,护城河也是又深又宽(注:一年后,张绣曾在此抵挡曹操)。

  张济手下这3000骑兵,一看如此坚城,都有些打退堂鼓。

  张济带着亲卫远远地绕城一周,发现确实如带刺的刺猬,无从下口!

  于是退后5里安营扎寨,准备等步兵到了以后,再作计较。

  毕竟在古代,没有哪个将领会愚蠢到拿骑兵去攻城。

  若张济能够稳一点,等到贾诩带领步兵赶到,或许凭着6000步兵和2000辅兵,还真有一线机会攻破穰县。

  但偏偏张济就碰到了吕公(这位总能射死大将的传奇人物)。

  也就是5月初三上午,监视穰县的探马回报:"禀报将军,穰县东城门打开,有一支十艘船组成的船队,停靠在东城门外的小码头上。

  属下推测,其正在往城内运送肉食。"

  张济一听,当即带领着100名亲卫骑兵,纵马狂奔向东门而去。

  穰县城内不缺粮草,但此时的刘表,十分体恤士兵,就派了十艘中等船只,运送了一批腊肉、黄酒到穰县城内劳军。

  刚到穰县城东面,张济就看到那推车上一坛坛酒坛子,以及摆在车厢里的腊肉。

  更关键的是——穰县东门大开!

  张济哪能放过这个机会,当即下令冲锋夺门!

  而在东城门上站着的吕公,一看区区百余西凉骑兵,就敢嚣张的来夺城门,便命弓弩手放箭。

  刘表的荆州,在建安元年,算得上是一个安稳之地,故而,刘表军中装备有大量的大黄弩。

  这种弩箭的有效杀伤距离超过100步。

  穰县东城门上200部大黄弩同时发射,瞬间,冲锋的西凉骑兵就被射倒一片,当然,也包括穿着两层铁甲、披着鲜艳披风的张济。

  张济这位倒霉蛋,铁甲上插着数支箭矢,但仅仅是挂在他身上,连皮都没破,

  而有一支箭矢,却不偏不倚地射穿了他的脖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位随着董卓纵横驰骋的骠骑将军,就这么倒在了南阳的土地上!

  尚存的张济亲兵,看到自家将军中箭落马,也顾不上去抢夺城门了,而是靠着精良的骑术,躲避城头上射来的箭矢,抢回了张济的尸体,退出城头上箭矢的射程之外。

  就见到张绣带着500骑兵呼啸而至。

  张绣见到张济的尸体,满眼的不敢置信,反应过来后,才知道这位把自己当儿子养的叔父,就这么离自己而去了,瞬间伏尸大哭。

  手下校尉纷纷劝解,张绣才带着张济的遗体回到了简陋的营寨里。

  整个营寨军兵知道主将身亡,本来就不高的士气几乎全无。

  若不是在天黑前,贾诩带着步兵和家眷及时赶到,估计等到明日天亮时,这3000骑兵就能溃散得不剩几个。

  张济的妻子邹氏,见到3天前还和自己有说有笑的丈夫,此时只变成了一个冰冷的尸体,乱世之中,虽然她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此时仍然是悲伤得不能自已。

  劝慰完自己的婶婶,头戴白布的张绣问贾诩道:"先生,叔父战死,我等该如何行事?"

  刚刚邹氏那一阵兵荒马乱,贾诩已经在思考对策了。

  听闻张绣询问,贾诩冷静地分析道:

  "据少将军所言,穰县城头插的是吕字大旗,此,应该是刘表手下大将吕公。

  3年前曾射死孙坚、孙文台,不曾想将军竟也步了后尘。"

  却听张绣咬牙切齿地说道:"吕公!吾必将你碎尸万段!"

  贾诩淡淡地说道:"少将军,此时不是考虑将吕公碎尸万段的时候,我等该考虑的是,近万儿郎如何活下去。

  我等此时,已到绝境矣!"

  张绣听完大惊,问道:"先生,我等如何就到了绝境?"

  此时才20多岁的张绣,真的被贾诩吓到了。

  贾诩缓缓地说道:

  "既然吕公在小小的穰县,就说明刘表等人,已经知道我等将袭南阳郡,已做出万全的防备。

  据少将军所言,穰县城内有不下5000兵马。

  攻城之战,需有三倍兵力方有胜算。

  我等只有8000步兵,如何拿下城坚池固的穰县?

  既然刘表已经向我等派兵到达穰县,荆州水师闻名天下,想必此时,丹水县和武关已经被荆州水师重新夺回。

  我等从武关道返回关中的后路,已被掐断。

  刘表能通过湍河向穰县运送酒肉,吾料定,湍河之上必有荆州的小船巡弋。

  更糟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