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诸葛亮(1.15万字大章)
越到这里,带着他们围堰抓鱼之时的戏言,没想到,当时瘦弱的都快死的雷布,竟然给记得清清楚楚。也可能是诸葛这个姓太特别了。
既然确定眼前的就是诸葛亮,雷布就出言邀请道:"既然是都督的朋友文曲星君到了,某这就挑选挑选快马,送郎君到河西大营去见都督。"
说着,就要和双眼放光的郑双打招呼。
诸葛亮赶忙推辞道:"亮,不是什么文曲星君,也非天下最聪慧之人。
亮,此来只是为商队做账房也。荆州家人尚在等亮归家……"
雷布、郑双几次三番邀请。
诸葛亮虽然对杨平和太平民团观感极好,但却没有投靠的打算。
一方面自己年龄太小,自认为学识也不足;
另一方面,听闻杨平正在与袁术大军对峙,袁术可是此时天下数一数二的诸侯。
虽然刚刚听闻了杨平部队取得了一次大捷,歼灭了袁术五千余人,但诸葛亮并不认为杨平能胜袁术,毕竟杨平发展的时间太短了!
雷布见几次三番邀请,诸葛亮都坚决不同意,于是立马变脸,对着堂外的十二名士兵说道:"此人乃是细作也,与我抓起来!"
说罢,一个怀抱便把诸葛亮死死抱住,几名士兵迅速取出身上的绳索,把诸葛亮捆了个结结实实。
最后,雷布看着一脸坏笑的郑双(流民营地的老人),对着诸葛亮拱手说道:"小郎君,不管你是不是都督所说的诸葛亮,我都要把你带去见都督,得罪了。"
随后,雷布就以诸葛亮和商队管事犯了护民军的忌讳为由,宣称要让他们劳动改造三个月。安排士兵去通知庞家商队,自是不提。
有道是秀才遇见兵,有理也说不清!
就这样,郑双亲自带着一个大队的警备军,压着一脸懵逼的诸葛亮,即刻向东而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月16日傍晚,杨平在河西大营见到了15岁的诸葛亮。
杨平对诸葛亮的第一印象就是“帅”!心中感慨:曹昂这个汝南郡第一帅的位置保不住了。
然后,杨平热情的给诸葛亮解开绳索,还假意呵斥了郑双几句——怎绑得如此紧,害得本都督费劲!
万军大营中,杨平也不怕诸葛亮跑了。
随后,就是杨平对诸葛亮热情的招待了——4月16日夜,整整一夜,杨平不断的抛出诸葛亮感兴趣的问题,并一一解答。
天文地理、历史哲学、排兵布阵、治国理政、农业生产、工业商业……总之,谁让你诸葛亮聪明好学呢。
杨平用脑海中储存的庞大的信息、知识,对诸葛亮进行了一夜的“熬鹰式”轰炸!
最后,杨平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体力和智商——郑双虽然是把诸葛亮放在一辆双轮车上,可一百多里的颠簸和一夜的担惊受怕,并没有让诸葛亮感到疲惫。
面对杨平不断引出的问题,诸葛亮只要知道其中的原理,立马就如亡父复生一样高兴,进而能举一反三!
“熬鹰”到最后,杨平都快崩溃了——高智商的妖孽太可怕了!
这一夜,杨平没把诸葛亮彻底拿下,自己却郁闷的不行。不过,杨平也不是一无所获,至少,杨平用自然到极致的见缝插针话术,把诸葛亮家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二人也互通了表字,称兄道弟。
同时,杨平也在不经意间,展露太平民团的实力,在给了诸葛亮足够多的前置条件后,一声鸡鸣,叫起了东方的红日。
诸葛亮脑中灵光一闪、福至心灵,指着杨平脱口而出:“杨长生,汝月余间,便要谋夺荆州耶?”
话一出口,诸葛亮便后悔了!但是,晚了!
只见,这一夜都是热情而好为人师的杨都督,直接变了脸色,冷冰冰的说出7个字:
“你知道的太多了!”
……
最终,杨平以诸葛亮知道了太多的太平民团内幕为由,给了诸葛亮两条路——第一,本都督杀了你!
第二,你诸葛亮给本都督当一段时间的亲卫,等本都督拿下荆州后,放你自由。
15岁的诸葛亮心想:自己还有大好年华,怎能如你杨都督所言“朝闻道,夕死可矣。”
于是,果断选择先跟知识渊博、人品高洁、能力出众、心狠手辣……的杨都督,当一段时间的亲卫。
杨平当时心中就乐开了花——你诸葛亮既然暂时留下了,本都督就不信,你还能逃出我的手掌心!
于是,4月17日一天时间,杨平不顾疲惫,带着亲卫诸葛亮视察河西各大营。
颍河流民营地出身的军官,只要是没有任务的,就纷纷跟过来看稀奇。
都热情的跟诸葛亮打招呼:“诸葛星君,您终于来了!”
“诸葛星君,您要是再不来,我们几个弟兄就准备,打完这一仗后,就去琅琊郡把您绑过来。”
“诸葛星君,您可是让都督好一阵念叨呢!”
这些人的热情,让诸葛亮尴尬了,在细问之下,以诸葛亮的智商,当然知道,这些人说的,都是几个月前杨平当讲故事讲给他们的,不是杨平特意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