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给水兵们许诺的“桃子”
只能弄两块盾牌垫到那个三弓床弩上,杨平躺上刚刚好。
等杨平被姚西叫醒的时候,已经将近中午了。6个多小时跑了140多里的水路,这速度比在陆路上强多了。
只听姚西给杨平说道:"都督,刚刚团长发来信号,说是前方不远就到舞阴县(今淮滨县)了。"
果然,杨平站在他睡觉的盾牌上,在东北方向不远处就有一座小城矗立。
这时,杨平有两个选择:
第一,弃船上岸,步行向东北方约70多里外的新蔡县;
第二,继续坐船向东,然后顺着汝河河道向东北而去,大概有80多里的水路。
权衡利弊以后,杨平决定还是走水路。主要原因是,杨平无论前世今生,都很少和水手们接触,他想多和自己的水兵们亲近亲近。
第二点就是,现在是将近正午,在杨平对袁术的这场战争的估算中,将会以汝河为界,打一场保卫战,那就需要他勘探一下从新蔡县到舞阴县(今淮滨县,本书中以后直接使用淮滨县这个称呼),这一段河流的水量,以及两岸的地形地貌。
于是让船长姚西通知前方开路的阮齐,前去通知在淮滨县的驻军长官,到河边的码头一会。
淮滨县地处淮河和汝河的交叉口,战略位置是比较重要的。在杨平的规划中,淮滨县将会是一个繁忙的水路交通枢纽。
所以,在张辽拿下新蔡县后,便接到杨平的通知,派出教导旅3个团加工程部队,共1000多人,拿下了这个只有一个不满编校尉部300多人驻守的县城。
而此时驻守在淮滨县的,正是6000人的第三师,他们在这里进行整编、训练。
当杨平来到那个十分简陋的小码头上时,第三师师长黄邵、副师长何冬,已经快马赶来。
杨平询问了第三师目前的情况,黄邵表示:"第三师6000人,人员全部到齐,武器装备已于昨日全部到齐,所有兵员都经过初步训练,能够列成阵势。"
随后,杨平又询问了粮草情况,得知平舆县方面已经通过陆路、水路,向第三师运送了超过一个月的粮草补给。
杨平就放下心来,对二人交代道:"你们要利用此地三面环水的地利优势,做好防备工作。
在本都督回到新蔡县后,这一个团的水兵也会在此驻扎,听从你等调遣。
你们的任务就是钉在此地,不让袁术大军派出偏师从淮河水道西进,攻击我军后方。"
黄邵、何冬二人拍着胸脯保证,绝对没有问题:"我们的三弓床弩,以及特制的20部重型抛石机,绝对可以覆盖这一段淮河水面。"
随后,杨平拒绝了二人派出通讯战车,将他从陆路送往新蔡县的建议,继续坐船绕过淮河与汝河的交叉口,开始向东北方向逆水而进。
有道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逆流而上也就不到20里地,蹬水轮的士兵,就由原来的一刻钟一轮换,变成了现在的半刻钟一轮换。
最后,就连杨平的亲卫都开始和水兵们配合着蹬水轮,甚至,就连这艘船的船长姚西,也加入了蹬水轮的队伍。
3月下旬的日光那是相当毒辣,热的这帮汉子们一个个脱了身上的桐木甲,最后,甚至赤膊上阵。
看着一个个挥汗如雨的士兵,杨平觉得他得做点什么。
于是,在建安元年3月底的汝河河面上,就有了一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故事:
"二三子,想当年,本都督还在天上当中华帝君的时候,
有一年,恰逢3000年一次的蟠桃大会。
本都督受西王母邀请前去参加。
谁知,有一只猴子因为不满西王母没有邀请他......
这场蟠桃会,就被这只猴子彻底给搅得没有开成。
当时的天庭之主大怒,派出十万天兵天将,到花果山去擒拿这只猴子......"
说到这里,杨平停了下来,拿着自己的水壶喝了口水润润喉咙,然后,恶作剧般地,往那个三弓床弩的盾牌上一躺。
急得在旁边听故事的姚西抓耳挠腮,急忙催促道:"都督,都督,接下来呢?"
正在卖力蹬水轮的士兵们,猛地脚下一使劲,让船猛得往前一窜,巨大的加速度推背感,把杨平往前窜了一点。
杨平不得不再次盘坐在盾牌上,指着那帮坏笑的水兵们,乐呵呵地说道:"你们这群混球呀!
行,你们加把劲儿,本都督继续给你们讲。
话说,十万天兵天将下界擒拿妖猴......
最后那妖猴打到了凌霄宝殿之前,手拿定海神针铁、如意金箍棒,大喝一声:'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
说完这句,杨平忽然停下了,因为在夕阳下,他看到汝河东面出现了一队骑兵。
于是,一个骨碌跳下了三弓床弩,大喝一声:"有敌人!警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本来还准备催促杨平接着讲的姚西,立马反应过来,对着船上的水兵们吆喝一声。<